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

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

ID:12168734

大小:5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6

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_第1页
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_第2页
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_第3页
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_第4页
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农村民俗文化普查纲目发布:2009-11-1317:55 

2、  作者:文摘 

3、  来源: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网 

4、 查看:0次北京地处华北,从整体而言,其农村民俗文化与华北农村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北京郊区占据拱卫京城的特殊位置,其民俗文化与京城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密切相关,从而形咸不同于一般华北农村的京郊农村民俗文化。因此对它的普查需要注重理解京郊农村与京城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握宏观的背景。但是农村民俗文化普查仍需要以村落调查为单元,在调查个案的基础上,来认知北京农村民俗文化。至于郊区县城的民俗文化普查.可以适当参考(北京城区民俗文

5、化普查纲目)。本普查纲目共分为十个部分:村落概况、生产与交易、组织与结社、庙会与信仰、岁时节日、人生仪礼、衣食住行、交往习俗、游艺习俗、医药卫生。一、村落概况(一)地理与生态1.方位边界2.自然环境3.聚落形态4.公共设施与标志建筑(如庙宇、场院、村碑等)5.资源物产(二)历史与现状1.村落起源历史上与京城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营卫、守坟、漕运、仓廪、府库、料场、工匠等)?村名来历?2.村落类型从历史上看,是祖居村、移民村还是屯垦村?从居住状态来看,是密集型,还是散居型,是单姓村、主姓村还是杂姓村?在生计方式上,是农业村落还是行业村落?3

6、.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4.对村落生活有影响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5.现在的人口状况(人数、年龄组、户数、民族、文化水平等)和经济状况(土地、产业、产值、人均收入等)二、生产与交易(一)生计概况1.村民以何谋生(种植、养殖、手工业等)?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生计方式?有什么说法吗?2.本村的耕地(水田、旱田、山地)各有多少亩?各地块名称是什么?名称来历?3.本村主要种植哪些庄稼,有什么特产吗?对于这些庄稼或特产,有什么传说、故事吗?(二)农业生产1.什么时侯开始备耕?主要做哪些事?2.什么时候春耕?怎样整地、选种、试犁、播种等?3.夏天有哪

7、些农活(锄地、间苗、保苗等)?4.怎样抗灾、驱害?5.各种农作物的灌溉有什么不同?6.不同庄稼施肥有什么不同?肥料的种粪、来源怎样?如何加工使用?7.秋收都有哪些农活?收割、打场、摊场、扬场、扇谷、屯粮等如何进行?8.农产品加工有什么习俗(晒、碾、磨、舂)?9.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什么仪式活动吗,如何进行?有什么传说、故事吗?10.对应二十四节气,农业生产如何安排?有什么说法吗?11.生产过程中使用什么农具?如何制造?形制怎样?如何使用,存放在哪里?12,本村有哪几种车(大车、手推车等),各有什么功能?有驮架、背篓吗?13.农具、车辆

8、、牲畜如何借用?有无搭伙使用的习惯?14.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禁忌,为什么会有这些禁忌?15.本村流行哪些农谚(天气、节令、水肥、种收等)?16.生产经验和技巧是如何传授和习得的?村中有哪些“把式”?(三)林牧副渔1.村里有山林、果园吗?树木的种植、砍伐、运输、使用有哪些习俗?果木有哪些品种,怎村栽培?栽培的历史怎样?2.村里一般养哪几种家畜、家禽?放养或圈养有什么方法、经验吗?3.使用什么牲畜(骒、马、驴、牛)进行生产或运输?各家都有牲畜吗?农忙和节日时对牲畜喂养有什么讲究?4.有无蚕桑、花木、养蜂、渔业等其他生产?生产过程如何?有什么

9、特别的生产工具?5.关于林、牧、副、渔等生产有什么传说、故事或谚语吗?6.村里有哪些工匠和手艺人(木匠、瓦匠、铁匠、石匠、画匠、泥塑匠等)?从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怎样?使用哪些工具?有什么特别技艺?这些技艺如何习得与传承?(四)买卖交易1.以往土地有哪些买卖、租种方式?受哪些社会关系(家族内、村落内等)的限制?2.土地买卖或租种需要哪些人参与?谁做“中人”?过程怎样?如何商定地价?契约如何制定,有无特别仪式?3.村民去哪里赶集?时间、地点、距离?集市上主要进行哪牲农产品交易?主要买卖哪些商品(农具、器皿、家畜、家禽、布匹、衣物、食品等)

10、?如何交易?有专门的骡马市吗?4.村里经常来哪些小商贩?他们的活动范围多大?如何叫卖?出售或收购哪些商品?有以物易物的习俗吗?5.村里怎样相互借贷?三、组织与结杜(一)家庭1.一般家庭有几代人共同生活?2.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3.家庭中劳作的分工和消费的分配如何?家长的权威及各成员的地位如何(祖孙、父子、夫妻、兄弟、妯娌、姑嫂、婆媳等)?4.家人之间(如父母和儿媳妇、兄弟与嫂子或弟媳等)在言谈举止上,有什么忌讳和讲究?5.过继和抱养的规矩怎样?有文书吗?继子、养子有哪些特殊的权利、义务?6.什么时侯才能分家,分家有什么规矩吗?要请别人

11、(如本家、亲戚、邻居或其他人)到场吗?他们起什么作用?7.财产怎样划分?出了纠纷怎么办?女性成员能分家产吗?8.有分家文书吗?谁写?怎样写?9.分家举行什么仪式吗?10,分灶时,火种是否要从“老家”引到“新家”?11.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