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自修)

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自修)

ID:12168801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自修)_第1页
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自修)_第2页
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自修)_第3页
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自修)_第4页
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自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讲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自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朱红梅第四编教学安排的说明章节题目: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时分配: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儒学变化的趋势以及王通、孔颖达、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思想。其它:无课堂教学方案课题名称、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实验课、技法课、习题课等):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指导、多媒体等):以讲授法为主,兼采讨论方式。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儒学变化的趋势以及王通、孔颖达、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2、重点是韩、李、柳、刘的思想。难点是佛、儒关系。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一、隋唐时期儒学变化的趋势隋唐时期,儒学发生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儒学同佛学的结合。这种结合,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以韩愈为代表。他一方面积极反佛,另一方面又悄悄地受到佛学的影响。另一种类型以柳宗元为代表。他一方面公开颂扬佛教,另一方面却又利用和改造佛学的若干理论命题而否定它的宗教形式,建立起无神论的思想体系。其次,早期儒学与“人”的观念相联系的重民、爱民思想在唐代有所发展。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大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唐代儒学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和自然科学的

3、互相渗透。唐代在把儒学观念制度化、使社会组织化和礼仪化等实践层面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唐代的儒学研究多为传注、章句之学,没有产生高水平的哲学理论,只是在后期才出现了韩愈、柳宗元等少数几位思想家。二、王通与《中说》(一)提倡分封制,反对郡县制。5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朱红梅(二)宣扬礼信仁义。(三)宣扬三纲五常。王通宣扬的王道政治思想,在当时没有实现的条件,但他的思想对其后的唐初政治还是发生了积极的建设性的影响,他的学生著名的如魏征等,都是唐朝开国创业者和“贞观之治”的参与者,他的思想曾经在唐代开国和“贞观

4、之治”中起过重大的作用。三、孔颖达与《五经正义》《五经正义》是孔颖达奉唐太宗之命,与颜师古等编写而成的。是当时学术融合这个趋势下的产物。就经学自身发展而言,这是一部兼采南学、北学的著作。就儒学与诸家关系而言,《五经正义》是以儒家为主,兼取佛、道的结合体,其学术意义已超出了经学自身的范围。就《五经正义》的社会作用而言,它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文献,在某些方面具有封建法典的意义。《五经正义》对于儒家思想有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有同样重大的意义,很有助于统治阶级思想的统一,对于唐朝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国家政治的统一,起着重要作用

5、。四、隋唐时期佛教流派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的欺骗性很大,又得到统治者的提倡,所以在隋唐迅速发展普及,形成自己的宗派,主要的有:(一)三论宗(二)天台宗(三)慈恩宗(法相宗,唯识宗)(四)华严宗(五)净土宗(六)律宗(七)禅宗(八)密宗五、儒学与佛学的矛盾和融合(一)历史上王朝的灭佛及废佛论(简述)1.“三武一宗”的灭佛原因及举措。2.傅奕的典型性的废佛理论5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朱红梅(二)韩愈的排佛与容佛1.道统论——形成原因、具体观点、得失利弊。2.性三品说——内容、目的、利弊。3.“天命论”及“圣人观

6、”——依据、内容、利弊。(三)李翱的《复性书》1.修正了其师韩愈的性三品说,认为圣人与凡人,好人与恶人的人性都是一样的。2.圣人与凡人的区别不在先天,而在后天是否受情的干扰。3.去情欲才能恢复本性,“灭情复性”。(四)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思想1.柳宗元的思想(1)天体由元气自然形成,提出了“唯元气存”的元气一元论思想;(2)一切自然现象,都是气的运动,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宇宙是无限的;(4)在社会历史观上,柳宗元突出强调了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势”的决定作用——历史是自然的进化着。2.刘禹锡的思想(1)“交相胜”,表

7、现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不能混同。(2)“还相用”,表现为天与人不是平行的,人可以胜天,即根据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刘禹锡还从认识论上去探求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分野。他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为两种情况:“理明”和“理昧”。六、隋唐时期的道教思想隋唐五代是道教的发展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相继出现,其中,致力于道教理论研究并能够自成体系的,则以唐代的王玄览、司马承祯、李筌、五代十国的谭峭等人最为著名。(一)王玄览唐初王玄览(626—697)的言行录《玄珠录》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佛家学说,表现出明显的道、佛合流色彩。1.以道

8、为最高范畴,以“道可道,非常道”为理论色彩,但亦引华严宗思辩方法解释“可道”与“常道”的“相因生”、“相因灭”。2.关于道与人的关系,同样引华严宗方法,提出众生与道“互相因”。5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朱红梅3.主张“坐忘养神”修炼“常道”,与佛教唯识宗观点相近。(二)司马承祯唐开元司马承祯(647—735)著《坐忘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