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思想

隋唐时期思想

ID:40205260

大小:557.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7-25

隋唐时期思想_第1页
隋唐时期思想_第2页
隋唐时期思想_第3页
隋唐时期思想_第4页
隋唐时期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唐时期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隋唐时期思想隋唐时期的思想特点隋唐时期佛教主要派别有哪些?禅宗思想有何特点?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质隋唐时期的道教王通、韩愈、李翱等人的思想对宋代理学的产生有何影响?(√)(√)隋唐时期思想的特点隋唐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思想文化全方位发展。基本上呈现儒、道、释并立的局面。随统治者扶持政策的不同三教地位有所变化,总体而言,佛教最盛,道教其次,儒学较弱(唐太宗诏令孔颖达主持撰成《五经正义》,唐代权威性的儒家经典注释本)。三教合一成为这时期思想发展的趋势,但均希望以各自的思想学说为基础实现三教合流。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宗教思想尤其影响巨大。(“三夷教

2、”——摩尼教、祆教、景教)伴随宗教迷信思想的传播,反宗教迷信思想不断产生。参考书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卷2《盛世的平庸》谢保成等:《中国隋唐五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4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荣新江:《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隋唐佛教的中国化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质佛教传入及中国化的历程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质中国化的佛教,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理论,又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消化融合,形成独具特质的思想理论。中国化佛教的基本

3、特质: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主脉——儒家思想;简易化、大众化、现实化、理性化;适应中国民俗,形成广泛流传的富有中国特殊性质的、与民众心态相吻合的仪式仪规。隋唐时期佛教宗派隋唐是佛教的全盛时期,创立了不少新宗派: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缘起说佛教缘起说四种:“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缘起”及“法界缘起”。“业感缘起”:小乘教主张众生身心世界皆由业力所起。“赖耶缘起”:大乘始教主张“阿赖耶识”,即一种深细难知的心识,含藏能生起万法的无量种子,一切皆由这些种子遇缘而显现出来。“真如缘起”

4、:大乘终教主张“真如”随缘而生万法。“法界缘起”:华严教主张法界乃一大缘起,宇宙万法融通,互为缘起,重重无尽,亦称为“无尽缘起”。天台宗又名“法华宗”,是隋流行的佛教宗派,综合了南北方佛教的成果,强调“心”体的作用,提出了“一念三千”、“一心三观”的学说,认为心体在一瞬间的运动变化,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无穷的运动。一心包括了中观、空观和假观三种认识。僧侣的“止观”,就是为了认识这种“佛心”,达到成佛的境界。一心三观一心能观空、假、中三谛。智顗[yǐ]根据龙树《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的所谓“三是偈

5、”思想发挥而来的。真如随缘形成一切现象,皆不实在,故为假,观此则称假观一切现象皆真如显现,无独立之实体,故为空,观此则称空观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性质,此为中道,观此则称中道观。一心三观三谛圆融: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天台宗把道教的丹田、炼气等说纳入自己的学说,倡导修习止观及坐禅除病法。“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三

6、论宗“三论”是印度佛教大乘空宗的创始人龙树所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所著的《百论》的合称。以宣传“一切为空”为宗旨。吉藏(549~623),隋唐僧人,三论宗创始人。教义:二谛、中道、八不。三论宗二谛:俗谛和真谛“不二为中道”:有是假有,非实“有”;空是假空,非真“空”,只有对“空”、“有”双方都予以否定,才是“不二”的“中道”。“八不”: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一共八事四对。只有对事物矛盾双方都予以否定,才能显示“中道”,进入吉藏所臆想的无差别的宗教世界。唯识宗又名“慈恩宗”,属印度佛教中大乘有宗一系。以宣传“万法唯识”

7、为宗旨。“实外无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好像是外境,其实不是外境,外境只是由内识所生成的幻象。万事万物皆是依赖心识而生灭,是虚幻不实的。唯识宗“八识”、“十地”:十个台阶,至彻底“觉悟”为止。阿赖耶识(心识、种子——认识产生的根本)末那识(近似自我意识)了别境识:眼、耳、鼻、舌、身(感性认识)、意(近似理性认识)种子分“有漏”、“无漏”种子,即染污、清净种子只有修行“无漏种子”,去掉染污、压伏“有漏种子”,即修行般若智慧、清净智慧,才能去染成净,转识成智。“有漏”种子“无漏”种子唯识宗“因明学说”:基本论式“三支作法”第一支“宗”即论题;第二支“因”,即立

8、论的理由;第三支“喻”,由直言判断或假言判断所组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