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

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

ID:12280573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6

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_第1页
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_第2页
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_第3页
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_第4页
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2010年第l1期总第164期林区教学TeachingofForestryRegionNo.112OlOGeneralNo.164引言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栾岚.王丽皓(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150001)摘要:在总结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跨文化交际学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即研究残疾人共文化群体与主流非残疾人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进而探讨了残疾人接受跨文化训练的必要性.关键词:残疾共文化;残疾人;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G

2、7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714(2010)11—0024—03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和现今社会依旧存在的歧视现象,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巨大的困难.如何帮助残疾人在生活中更好地克服这些困难,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对残疾人问题的研究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其成果相对其他学科非常有限,对于残疾人问题的研究仅限于从社会学,教育学,精神生活等角度进行,所涉及的内容仅仅是关于残疾的某一类型,某一区域或某一方面的研究.在分析中国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不

3、足的基础上,指出跨文化交际学为残疾人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研究残疾人共文化群体与主流非残疾人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1国内残疾人问题研究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残疾人绝对数相当多的国家.众所周之,残疾人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背景下日益凸显的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如何认识残疾人问题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平等地享有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成为理论探讨的热点.下面简要概述残疾人问题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收稿日期:2010—10—1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

4、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8JA740017);200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编号:ll544O64)作者简介:栾岚(1982一),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从事跨文化交际学,语用学,英语教学法研究;王丽皓(1969一),女,上海人,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从事跨文化交际学,语用学,英语教学法研究.一24—1.1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代价.《残疾人宣言》中"残疾人"一词的意义是指"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

5、性的身心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个人生活和(或)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管亮,2009:60).对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给予帮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残疾人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学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残疾人的就业,非残疾人对残疾人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残疾人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生存问题,生存就要就业.残疾人自身的身体或精神缺陷决定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首先,身体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残疾人择业的范围,对于中国6000多万残疾人来说,适合的,可供残疾人选择的

6、工作在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其次,残疾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从事的大多是可替代性强的职业,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残疾人在就业上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再次,除上述两点客观因素外,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于残疾人的排斥与歧视心理是造成残疾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潘光莉(2007)和周林刚,胡杨玲(2007)分别从社会排斥视角和歧视理论分析了残疾人的就业状况."从社会学的视野出发,我们将社会排斥定义为,社会脆弱群体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社会政策及制度安排等原因而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化的机制和过程.导致残疾人长期处于就业市场的边

7、缘,主要是社会排斥造成的,正是在制度排斥,观念排斥,教育排斥等多重社会排斥的叠加作用下,构建了残疾人恶劣的就业环境."(潘光莉,2007:39—40)为切实地改善残疾人的就业环境,科学地指导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邓大松,刘昌平(2002)认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应从抽象的人本身出发,即从人性,人道,人权,人能四个方面来考虑相关政策的制定,人性方面要强调残疾人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不可避免性;人道方面要尊重残疾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人权方面要维护残疾人应享有的平等权利;人能即尊重残疾人的能力,认为人的能力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等自然属性为基础,通过社

8、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就业难外,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还遭遇着其他的困难,而所有这些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主流非残疾人群体对残疾人的态度."联合国《世界残疾人行动纲领》指出,健全人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往往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