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

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

ID:1228677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_第1页
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_第2页
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_第3页
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_第4页
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内容摘要:碧霞元君由汉唐泰山玉女这一文学意象发展而来,宋元时期在道教的逐步吸纳和国家认同的共同推动下,其完成了从民间俗神到道教神仙的转变。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不仅多次得到帝王致祭、赐额,成为国家“准正祀性”神灵,其信仰也从泰山一隅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庙宇亦由山东等地向全国近20个省区扩展,形成了不同的核心、扩展、边缘区。碧霞元君信仰地域的扩展,与“岳镇海渎”之祭及朝廷推崇;其神职及信奉民众均多;流动官员、士商、移民的传播及道教的推动等诸多因素有关。关键词: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扩展原因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

2、3-63-70以往学界对碧霞元君信仰的研究,多为对其起源、封号等问题的探讨,本文试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对明清时期该信仰在全国的传播、扩展、庙宇分布等问题作以探讨,恳请方家赐教。一、明代以前碧霞元君信仰的产生与发展5明代以前,泰山女神的称号是“玉女”。泰山玉女这一形象在汉代已出现,汉代道教文献《茅君九锡玉册文》载:“(茅盈)总括东岳,又加司命之主,以领篆图籍。给玉童玉女,各四十人,以出入太微,受事太极也。”[1](469)此外,曹操《气出唱》:“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遨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曹植《远游篇》:“灵鳌戴方丈,神岳俨嵯峨。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琼蕊可疗饥,仰首吸朝霞。”及

3、《仙人篇》:“仙人揽六著,对博泰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2](62、351~353)等诗句中均有对泰山玉女的描述。此后,六朝《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变经》之《西王母授经时作颂三篇》、《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等道教文献及李白《游泰山》等诗篇中亦有对泰山玉女的记载。5基于对道书、诗歌所述“泰山玉女”的崇拜,至迟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前,泰山玉女池侧已有“玉女石像”。《续资治通鉴长编》记“玉女池”云:“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泉源素壅而浊。初营顿置山下,醴泉发,池水亦涨,及工役升山,其流自广,清泚可鉴,味甚甘美,众赖以济。王钦若请

4、浚治之。池侧有石像,颇摧折,诏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辅臣临观。辛酉,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3](1561)宋真宗此次封禅,将石像易以玉石、亲幸观览、砻石为龛、作“《玉女像记》”[4](602、616),令钦若致祭等活动,表明真宗对玉女崇拜的首肯,并推动了这一信仰的传播。至宋仁宗时,玉女神已得到当地官民的崇祀。《盈盈传》“乃作者自述所遇”[5](1909),文曰:“嘉祐五年(1060年),至于(泰山)绝顶,有玉女池在焉……州人重之,每岁无贵贱皆往祠谒。”[6](161)元祐丁卯(1087年)孟春三日,“兖海守刘衮奉诏祈雪,次谒玉女祠,率巡山刘孟、邑令林会登二绝顶,临四观,

5、遍览胜概”、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三月十二日,“皇姑濮国大长公主奉命同驸马濬州防御蒲察敬诣岱岳,焚香致礼毕。明日,遂登绝顶,拜于玉仙祠下”[7](5、14)。可见,宋金时期,泰山玉女作为独立的神灵在民间和上层社会均得到较大发展。元代泰山玉女信仰发生了重大转变,其被正式纳入道教体系。首先,道教徒给泰山玉女塑造了一个高贵的出身,他们借助泰山神的正统地位,将其附会为泰山神之女。《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载:“(东岳)帝一女:玉女大仙,即岱岳太平顶玉仙娘娘是也”[8](484),后载入道藏本《搜神记》中。其次,元太宗二年(1230年)左右,道士张志纯重修泰山祠宇,5“自绝顶大新玉女祠,倍于故殿三之二

6、;取东海白玉石,为像如人然,一称殿之广袤”[9](790),重修后的玉女祠改称“昭真观”。此外,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道经《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浩咒妙经》亦对泰山玉女进行了塑造,其载:“泰山顶上东岳内宫,曩时现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相,应九炁而垂慈士相,冠百灵而智慧圆融。行满十方,恩周亿劫。位正天仙之号,册显碧霞之封。”稍后的《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则正式册封“碧霞元君亦主泰山证位”[9](731、744)。这些经卷将“泰山玉女”打造为“碧霞元君”,更加明确了泰山玉女的道教属性,提高了其在道教神仙体系及泰山众神祗中的地位,为该信仰在明清时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二、明清时

7、期碧霞元君信仰的地域分布5明清时期,碧霞元君得到皇族的认同,朝廷对其庙宇多次敕修,如:《明一统志》载“昭真观,在泰山顶,元因旧址建,本朝洪武初重修”;正统十年(1445年)山东济南府泰安州道正司奏:“东岳泰山上有昭真等宫观,俱系历代古迹,神祠年久损坏,乞赐修葺。从之。”[10](2643)此后,天顺五年(1461年)、成化四年(1468年)、成化十六年(1480年)都对昭真观进行了修葺。成化十九年(1483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