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与房价的关系

人均gdp与房价的关系

ID:12297783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人均gdp与房价的关系_第1页
人均gdp与房价的关系_第2页
人均gdp与房价的关系_第3页
人均gdp与房价的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均gdp与房价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房价问题讨论之一:台北香港房价与大陆比较分析  本人以研究钢铁为业,而钢铁与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与房地产有关,于是自然也就关注起房地产来。关于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泡沫大小,是目前热议的焦点之一。近日收到台湾元大证券的一篇研究报告,其中有台北和香港平均房价与人均GDP的比较数据。这个报告是有关2006年下半年经济运行的,因此我认为它反映的应该是近期的情况,有助于我们对房价问题的认识,特提供给关心房价问题的各位同仁参考。 以下比较仅引用元大证券报告中关于台北和香港的人均GDP和住宅均价(以“坪”为单位)的数据,其他数据是本人收集并计算的。如有

2、不妥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1.台北市:平均房价38万新台币/坪(其中“豪宅”为100万新台币/坪),除以3.30579(坪与平方米换算系数),为114950新台币/平方米;按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5年12月折算汇率1台币=0.03083美元,等于3544美元/平方米;同期台北人均GDP14653美元,可购房面积=14653/3544=4.13平方米。考虑到元大证券采用的单位可能是使用面积,故除以系数0.8(塔楼、板楼和小高层建筑面积折算为使用面积系数的均值),得5.16平方米建筑面积。 2.香港:平均房价85万新台币/坪(其中“豪

3、宅”400万新台币/坪),除以3.30579,为257125新台币/平方米,折合7927美元/平方米;香港人均GDP36800美元,人均年GDP0可购房=36800/7927=4.64平方米。(香港房价以建面为单位,新盘与旧楼综合成交价低于此数,这里说的是新盘价格) 如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香港2005年人均现价GDP199638港元,按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5年12月的港币汇率,1港元=0.12897美元,为25747美元/人;人均年GDP可购房=25747/7927=3.25平方米。 3.北京市:2005年人均GDP4

4、4441元人民币(《中国统计摘要2006》),如按台北人均GDP与房价之比,应能以平均8613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购房5.16平方米;如按香港人均GDP与房价之比,应能按9578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购房4.64平方米(以元大数据为基础),或按13674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购房3.25平方米(以国家统计局数据为基础)。 北京实际:2006年2月14日《北京晚报》报道“来自市建委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全市商品住宅期房预售平均价格6725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涨了1083元/平方米,涨幅为19.2%;其中普通商品住宅6721元/平方米,

5、同比增长10.9%。”根据2006年5月8日《北京晨报》报道,2006年1-2月北京市平均房价(新楼盘)6776元/平方米。按2005年人均GDP和平均房价计算,人均GDP可买商品住宅6.6建筑平方米。 北京市的房价是全市平均数,也包含郊区县,市区(五环以内)房价大约为10000元/建筑平方米,国贸周边(如富力城)公寓楼大约1.3万元/平方米,远郊和郊区县大约4000-5000元/平方米,近日从报纸广告看到远郊也有2000元左右的。但人均GDP同样包括郊县,因此数据是同口径的。 4.全国:2005年人均GDP13985元(《中国统计摘

6、要2006》),按2006年1-5月比上年平均数增长6%计(按当年价计算,2005年比2004年增长13.37%),2006年1-5月份人均GDP14824元;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1-5月份全国商品房均价3199元/平方米,人均GDP可购房4.63建筑平方米。但由于商品房基本上是城镇才有,而城镇人口人均GDP远高于农村,经测算城镇人口人均GDP大约可购房8平方米。 上述测算的结论是,以人均GDP衡量,中国大陆平均房价明显低于台北和香港;北京房价高于全国城镇平均数,但也低于台北和香港。另外,尽管建房支出被计入GDP“资本形成”类别,但总

7、体上我国大陆GDP中居民可支配的收入比例(包括买房)低于台北和香港。考虑到这个因素,大体上中国大陆房价与台北和香港差不多,可能略低一些。 顺便提出几个基本观点供批判: 第一,土地是稀缺资源,今后只有上涨而没有下降之理。当然正如有的朋友所说,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是稀缺的,尤其是购买土地的钞票同样也是稀缺的。那就要看土地和它的等价物哪个稀缺程度更高。就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情况看,其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的数据计算,以1999年为基数,2005年居住用地价格累计指数为1.538,年均上涨7.44%,高于同期

8、房价上涨幅度。土地价值是房价的组成部分,因此从长期看,从全国平均看,房价不会下跌,能涨得慢一点就不错了。当然,这不排除个别上涨过快的年份和城市出现暂时性回调。 第二,房价跟随人均GDP上升是完全合理的,而且二者上升不是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