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

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

ID:12307502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_第1页
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_第2页
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_第3页
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按照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开县财政局、开县扶贫办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贫困村进行专题调研,发放问卷1000余份,通过实地调研、到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形成开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调研报告如下:    一、开县基本情况    开县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大巴山南麓、长江三峡水库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东接巫溪、云阳,南依万州,西邻四川开江、宣汉,北连城口,距重庆市主城区33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呈“六

2、山三丘一分坝”地貌。县内辖40个镇乡街道、439个村,72个社区,总人口163万,其中农业人口114万人(不含2010年农转城25万人)。2010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4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9元。我县是一个移民大县、资源大县、农业大县、劳务大县、贫困大县。    第一,移民大县。开县是三峡重庆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之一,全县淹没区面积55.5平方公里,淹没静态总人口为11.09万人,搬迁16.88万人,移民任务占三峡库区的10%,四期移民任务占了重庆库区的60%以上。    第二,资源大县。开县资源富集,现探明矿藏24种,

3、已开发利用14种。全县天然气储量约2650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理论储量2.5亿吨;拥有水域面积14.48平方公里、库岸长41公里的汉丰湖,面积36.86平方公里的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近2万公顷被称为亚高山草甸的雪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三,农业大县。开县是全国100个生猪大县、100个产粮大县、100个水果大县和重要的药材基地县之一。农产品极其丰富,木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享有“木香之乡”的盛誉;柑橘种植面积达30万亩,是全国柑橘20强县之一;年出栏肉兔800万只,是亚洲最大的肉兔养殖基地。    第四,劳务大县。开县是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

4、范县,同时又是国家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拥有劳动力资源109万人,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3万人、年劳务收入在43亿元以上。    第五,贫困大县。开县于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全县尚有市级贫困村112个、农村贫困人口14.2万人(其中农村低保人口7万人),城镇低保人口3万多人,加上急需安稳致富的移民和被征地人员,需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占全县总人口的近1/4。    二、开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开县自2006年实施“十一五”扶贫攻坚以来,按照全市扶贫开发总体部署和全县“十一五”扶贫总体规划,坚持以整村推进、整村脱贫连片开发为载体

5、,狠抓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素质、易地扶贫、社会扶贫、资金监管“六大”工作重点。5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5.1亿元(其中:财政性扶贫资金1.7亿元,信贷扶贫资金0.7亿元,国家水利部和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帮扶资金2亿元,社会帮扶资金0.7亿元),全面完成了112个市级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13个市级贫困村的整村脱贫投资建设,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4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4.2万人,2010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比2005年净增2213元。扶贫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6年以来,全县共支

6、持贫困地区新(改)建公路2500公里,其中,新建公路550公里;新修和整修人饮池350口,新建集中供水工程95处,架设钢管530公里,修建渠堰15公里,有效解决了25万人行路难和18万人的饮水难问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是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不断提高。5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240期,参训人数达5万余人次,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达6600人,组织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学校达7500名,救助贫困失学儿童2500名,90%以上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术,有效地增强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能力,不断消除了贫困群众“等、靠、要

7、”的依赖意识。    三是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5年来,共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生猪45万头,牛羊30万只(头),肉兔800万只。新种植厚朴、云木香、黄莲等中药材7.5万亩,发展板栗、柑桔等干(水)果5万亩、发展蔬菜、魔芋等经济作物3.8万亩,贫困地区初步形成了中药材、干(水)果、畜牧三大产业为主的扶贫支撑产业。    四是社会事业不断改善进步。2006年以来,共支持贫困地区新通电12个村,新通广播电视31个村,新修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08个,改(扩)建村小学28所,新(改)建村卫生室32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3470户,建成了7个易地扶贫居民新村点,2个生态扶贫移民小

8、集镇,1.2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迁居脱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