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讲义

《构造地质学》讲义

ID:12331265

大小:8.43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7-16

《构造地质学》讲义_第1页
《构造地质学》讲义_第2页
《构造地质学》讲义_第3页
《构造地质学》讲义_第4页
《构造地质学》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造地质学》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构造地质学》第一章绪论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质学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变形时所形成的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地质构造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地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二、构造尺度与构造层次的概念构造尺度:地质构造在不同的观察规模上具有不同的几何形态特征,这种观察规模就是构造尺度。构造层次:地壳或岩石圈不同深度的物理化学条件所导致的地质构造在垂向上的分带性。不同的构造层次分别显示不同的主导变形机制。三、构造解析的思想1.对不同岩石类型地区和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野外观察和地质填图始终是研究

2、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2.构造解析构造解析:分析和解释地质构造要素的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方法学,内容包括对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目的:了解地质构造的发生条件、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四、学习构造地质学的意义1.理论意义阐明地壳构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时间上的发育顺序,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和地壳运动规模及其动力来源。2.实践意义应用地质构造的客观规律指导生产实践,解决矿产分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问题。原生构造:在岩石形成时就形成的构造。构造组合:去识别具有内部组合和秩序的许多密切相联系的构造要素的集合体。构造叠加:已变形的构造又

3、再次变形而产生的复合现象。构造置换:岩石中的一种构造在后期变形中或通过递进变形过程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构造继承:前期构造控制或影响了后期构造的形成和发展,后期构造保留了前期构造的某些主要特点。构造层:一定构造发展阶段中形成的一套地层组合及其组成的构造,它在地层组合、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常由角度不整合限定。新构造:第四纪以来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地质构造。思考题1.构造尺度与构造层次的概念。2.对地质构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各有什么主要内容?3.学习构造地质学有什么意义?第二章沉积岩层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一、倾斜岩层与直线的产状

4、要素1.岩层的产状要素岩层在三维空间的产出状态就是产状,有三个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走向: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图中直线MON),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即为该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直线称(真)倾斜线,倾斜线下倾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方位就是该岩层的倾向。倾角:岩层的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就是该岩层的(真)倾角。注意:规定:水平岩层的倾角为0°;直立岩层的倾角为90°,走向有两个数值。当观察剖面与岩层的走向斜交时,岩层与该剖面的交迹线叫视倾斜线,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称视倾角,也叫假倾角。视

5、倾角的值比倾角值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tanβ=tanα·cosω2.倾斜岩层产状表示法(1)方位角表示法:“倾向Ð倾角”如:213°Ð54°、0°Ð25°、60°Ð60°地质学上一般采用方位角表示法。以正北为0°,正东90°,正南180°,正西270°。(2)象限角表示法:如N65°W/24°SW,表示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4°,向南西倾斜。3.直线的产状要素倾伏向: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倾伏角:直线的倾斜角,即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

6、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侧伏向:构成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直线产状的表示方法与平面产状的表示方法类似,也是“倾向Ð倾角”。如213°Ð54°二、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与底面层理是沉积岩层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岩石的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所显现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沉积岩层顶面与底面的识别标志有:1、交错层理:顶面被截切,底面收敛2、递变层理:(粒级层理)同一岩层内下粗上细3、波痕:波峰(尖脊状)向上,波谷(圆弧状)朝下4、层面暴露标志(1)泥裂:“V”形尖端朝下(2)雨痕、雹痕及印模:凹向下层面5、生物标志:底栖生物基部指

7、向下层面三、水平岩层与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1.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1)地层出露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一般不相交;(2)顶面的海拔与底面海拔之差就是岩层的真厚度。2.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V”字形法则倾斜岩层的露头界线在地形地质图上与地形等高线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V”字形法则。(1)“相反相同”如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一致,且弯曲幅度小于地形等高线。(2)“相同>相反”如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则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3)“相

8、同<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