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大成拳)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

意拳(大成拳)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

ID:12490148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7

意拳(大成拳)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_第1页
意拳(大成拳)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_第2页
意拳(大成拳)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_第3页
意拳(大成拳)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_第4页
意拳(大成拳)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_第5页
资源描述:

《意拳(大成拳)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六面整体浑圆力训练步骤第一月脊柱上下力的求取:1一10日:A、姿式:两脚平行分开,双脚内侧之间距离,与肩等宽(宽可容肩,深州老谱秘传,求取六面整体浑圆力之最佳距离),足心空涵,足趾轻微抓地。双膝微曲、膝部(大腿与小腿之间)角度为120度,胯部(大腿与躯干之间)角度为120度,上体微前倾15度—30度之间,双臂环(松)抱于胸前,十指自然分开、虎口撑圆,拇指自然内扣(此时不要求双臂拉伸,臂如搭在栏杆上休息,三窝(两肩窝及胸窝)放松,自然腹式呼吸,头部正直,目平视前方。B、原理分析:本月是为练出整体六面浑圆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切不可性急!主要是锻炼下肢肌肉的力量及脊柱

2、的拉伸(背部两侧大筋挑起),躯干是整体劲力的根本!特别重要!而脊柱的颈弯与腰弯是使脊柱正直(挑起背部两条大筋)的障碍,因为它们与胸弯、骶弯正好形成S形状,所以我们在站桩训练中,必须做到“头如线系,下颌内收”和“颈惟后领”的要诀,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用手去触摸,就会发现颈弯这个生理弯曲不见了,这时颈弯与胸弯的S形改变为一条直线,腰椎弯曲是变化最大的生理弯曲,故改变这一段的训练极为困难很多。初学者,皆因之知难而退,但它又是掌握六面整体混圆力的必由之路,是连接上下的重要部位,只有坚定信心,痛下苦功地重点训练,才会改变腰椎生理弯曲(面授大约一月即可达标)。改变的

3、要诀是“敛臂提肛”、“尾骨内扣”,尾骨内扣时,臀大肌自然向内收缩,提肛是指如忍大便状,要领正确后,我们就会感觉腰部酸胀难耐,这是正常的。因为把这一长期处于内弯状态的骨关节改变成和胸椎弯曲、骶椎弯曲方向一致的外凸,就需要骨节与骨节之间的间隙拉大,是非常困难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大约一月左右)的训练后,我们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减弱,然后,我们用手触摸腰椎的变化,如果要领正确,腰椎由内弯而形成的竖沟会被填平,并后绷而起,且越来越明显,敛臀提肛的要诀做到后,往往会出现小腹及胸腔弊气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产生,会使我们站桩时极不舒服,所以有的初习者认为这不符合“舒适得力”的原

4、则。的确如此!因为敛臀提肛、尾闾内扣、腰椎后绷之际,小腹极容易因腰椎向后绷起而弊气缩腹,这样腹部肌肉就会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呼吸失衡,如果这种现象出现,我们从侧面观察,脊柱虽然都是向后绷起的,但不是正直状态,而是有点驼背,这是因为我们丢了脊柱向上向下的矛盾争力,我们已经知道向上的力量是吊顶及大椎上拔的要领,而向下仅仅靠敛臀提肛是不够的。应加上“腹内掖”的要诀。腹内掖就是要在敛臀提肛之后,把小腹掖在大腿根里,从而把骶骨向地面引下(即尾闾下坐之力不失!),这样吊顶带动颈椎,掖胯带动骶骨,一上一下,正好形成两端拉伸状态。胸椎、腰椎就会被牵扯运动,这样,脊柱才会形成正

5、直状态,折腹憋气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脊柱正直状态下的桩形:腰要紧,背要直是站桩最关键的要领。另外,练功时,可以有意识地使脊柱正直后向外鼓凸,可增加运动量和校正脊柱的效果。C、要诀:大椎上拔与尾骨下坐形成上下相对争拉,尾闾内扣,使腰椎自然后绷而起(无须有意识向后凸腰),三窝放松,形成自然腹式呼吸,腰紧背直、敛臀提肛。如此,膝部、胯部角度不变,躯干部要领不失,保持5分钟,练功结束。D、意识:须随时检查:膝部及胯的角度是否变形,躯干的要领是否已失?如膝部角度不变,证明下坐劲未失。同时配合“金刚铁板桥”每次5分钟,每日2次,以增强腰部劲力,以加速背部两侧大筋的挑起!使躯

6、干整体连通!E、易犯错误:随练功时间增长,腿部肌肉酸痛难支,而不自主地站起,这是因为失去了尾骨下坐劲、此时应加强“如坐高凳”的意感;或上体过于前俯,这样会减轻上身对下肢的压力,却不利于功力的增长,这是因为失去了脊柱整体后靠(特别是颈惟后领)要领的缘故;驼背状态,这是因为脊柱失去上下争力的原因,应注意大椎上拔,把小腹掖大腿根里,使尾骨向地面引下,如同有一重物挂在尾闾、使之不得不下坠(尾闾内卷的要领不可失!)大椎上拔时,千万注意不可颈椎用力上拔,否则会造成气血上涌之弊(赵道新先生即犯此错误)。吊顶的的要领,芗斋先生谓之“头如线系”是指轻轻上提之意,否则线即会断,而

7、不是说“头如绳系”!请学员于此多留意!免得后悔莫及!1、十趾抓地,胯根内裹;2、脊柱正直、尾闾内扣下坐、大椎上拔;3、大臂内翻、肩撑肘横。其中脊柱正直后绷,小腹内掖是关键,它是求取浑圆力量根本的条件,初学者必须高度重视脊柱的上下争位,势必带动腰背部的肌肉群也随之拉长,而后再通过双肩的放松或其他的动作要领,使躯干部分的韧带肌肉群同四肢连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矫正其曲线,才能真正达到“返先天,返婴儿之本”,才能具备整体力,通过此项锻炼,就会因椎间隙和附着韧带的拉长强健,从而恢复增大脊柱的弹性,并因大椎上拔,尾骨下沉等要领的相互配合,互为拉伸,调动阳面肌肉群连结成一

8、个整体面,进行六面的拉伸放长,确切地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