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品牌 构筑精神高地

打造文化品牌 构筑精神高地

ID:12558977

大小:28.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7

打造文化品牌 构筑精神高地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打造文化品牌 构筑精神高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打造文化品牌构筑精神高地“千年原生态,万象黔东南。”如何在“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的大框架中寻找一条发展与保护协调统一的道路,形成自身发展的文化?推动黔东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立足生态文明铸造发展引擎《当代贵州》:廖书记您好,2007年,黔东南州提出了“四圈一区”的发展布局框架,5年过去了,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取得哪些成就?7廖少华:“四圈一区”的发展框架是我州按照城市经济功能区、生态经济功能区、工业经济功能区分区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是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推动方式。5年来,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迈出了可

2、喜步伐。一是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相关规划编制。黔东南州已在全省第一个开展了州级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前瞻性地形成和完善了《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总体思路和战略研究》。完成了《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五年(2010-2014)工作推进方案》和《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十二五”规划》,组织开展了《黔东南州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课题的编制工作。二是全州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在三个旅游经济圈和城镇周边,若干重点景区,发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业,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三是绿色城镇体系的建设扎实推进。按照《关于加强黔东南州城市特色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3、,城镇建设必须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方向,力求突显地方建筑文化的元素与符号。四是生态文化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74.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和76.9%,旅游总收入增速上升6位,居省各市州第3位。五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人们对于资源和环境有限的观念逐步形成,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社会进步与生态文明良性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当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对推动黔东南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7廖少华:通过优化发展布局,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发

4、展中有效推进了黔东南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我州增比进位成效明显,在全省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预测排位从2010年的第4位上升到去年的第2位,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是2006年的2.3倍、3.44倍、4.18倍。今年第一季度,全州经济总体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全州生产总值完成77.42亿元,同比增长16%,居全省市州第3位;财政总收入完成20.23亿元,同比增长86.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54亿元,同比增长118.7%,均位居全省市州第1位。找准战略定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代贵州》:结合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黔东南州如何进行文化旅游的战

5、略定位?廖少华: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确定的“四基地、一枢纽、三区、一屏障”战略定位之一。国发2号文件还提出要把黔东南等“三州”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示范区。7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个高于、一个达到、五个翻番”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结合栗战书书记对我州提出的“五个引领”和赵克志省长对我州发展提出的“六个加速推进”要求,结合我州“十二五”发展规划、州第九次党代会、州“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围绕打造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

6、家级旅游度假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体制改革先行区、黔中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和“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的思路,坚定走后发赶超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当代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大州,打造原生态国际旅游目的地,黔东南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廖少华:在打造原生态黔东南文化品牌过程中,要立足于黔东南文化特色,尤其是原生态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培育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品7牌,不断提升黔东南文化的竞争力。要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基础,山水风光为外形,特色文化为内容,区位优势为依托,着力打造原生态黔东南

7、文化品牌,塑造黔东南原生态文化形象。如以雷山西江为核心,打造苗族文化品牌;以从江小黄和黎平肇兴为核心,打造侗族文化品牌;以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打造历史文化品牌;以“黎平会议”为核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等。要按照品牌的形成、发展和运作规律,营造较大的品牌辐射空间,吸引众多的较为稳定的消费者,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形成和发展原生态黔东南文化产业品牌经济。积极争取将“原生态黔东南”品牌纳入“多彩贵州”品牌体系,及时启动民族服饰地理标识认证工作,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