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

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

ID:21538478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_第1页
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_第2页
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_第3页
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_第4页
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心构筑民族精神的高地中国正处在一个特别发展阶段,这就是人均GDP由4000美元转向10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矛盾多发期、凸显期,是一个非常容易落人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来说,更为复杂的是,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又处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重大的社会变革之中,因此,如何顺利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更加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  人们在探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一个民族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需要有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这种软实力,从某种角度上说比硬实力更为重要。而今天的中

2、国,恰恰在这方面存在着许许多多严峻的问题。民族的发展是需要用高素质人口的延续来支撑的。今天,大量的独生子女是明日中国的建设者,他们的精神世界如何,是否具有昂扬的民族精神,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于是,如何教育、引导青少年一代的问题,成为一个关乎民族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少年强则国家强,在今天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思考,读到汤赛南《做有精神的中国人》的。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因为这本书跳荡着一位著名中学校长对民族精神问题的深刻思索,渗透了一位教育家对如何向青少年灌输、传播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也饱含着一位有理性、有激

3、情的教育工对教育事业的信仰与忠诚。我了解到,在汤赛南执掌的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里,有一个看似非常反常的现象,与当下十分流行的由应试教育而引发的极为繁重的课堂负担相比,这里竟是一个没有晚自习的学校。但是,这里不断地出现在高考、在各种全国中学生知识比赛中屡屡获得殊荣的业绩。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事实上包含着一种必然——当民族精神在这个学校勃发的时候,当做有精神的中国人成为这个学校广大师生生命信仰的时候,学习必然会成为一种快乐、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学习必然有着强大的推动力。读汤赛南这本书,对于当今如何进行教育改革,特别是对于当今如何展开

4、青少年教育,如何在青少年中培育民族精神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  这本书主要由汤赛南各类演讲所组成,但完全可以作为教育学专著来读,因为这其间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探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向青年传播、灌输民族精神,如何让做有精神的中国人的口号成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我喜欢读“努力担负起中华民族基础教育的光荣使命”。这是在2008年中国优秀高中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发言。他在这篇演讲中发人深省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培育崛起的新一代的中国青少年?怎样实现中华民族真正意义的复兴?怎样使中国长久地保持精神上的健康和物质上的富

5、裕?这三个问号,向我们打开了汤赛南心灵的大门,我们可以触摸到一个教育家把自己的本职工作与时代、与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境界与胸襟。  我喜欢读“搞好师德师风建设是办好学校的根本”。师者,为人师表。教师作为民族精神的传导者,首先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以示范受教育者。这就决定了师德师风建设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汤赛南抓教育,首先抓师德师风建设,就是从这种战略思维出发的。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要以校为家,很感人,也很有见地。师德师风建设是要有强烈的家的意识的,当教师把学生视为自己子女的时候,为人师表就有了更多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他提出

6、这一点,也身体力行这一点,许多有关他的故事感人至深。  我喜欢读“走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成长道路”。这篇文章阐述了汤赛南办校的基本理念。在繁重的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始终把学生推向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在那里,他举办过一期又一期军事夏令营活动,尤其是连续不断的“赣江行·行走母亲河,传承赣文化”活动、“名山行·探寻山之魂,传承赣文化”活动、“书院行·寻访古书院,传承赣文化”活动,让广大学生走进故土历史的深处、文化的深处,知江西、爱江西,从而为兴江西而努力奋斗。他还很用心地培育中学生合唱团,让学生们的歌声飞向

7、上海、飞向深圳,飞向维也纳。这种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成长道路,是对应试教育最好的矫正。  这本书由“四有新人”、“扬起风帆”、“母校大爱”、“优秀团体”、“继往开来”、“幸福教师”等六个篇章所组成,很有文采,很有逻辑力量,很有思想的冲击力。掩卷而思,我对汤赛南有了更多的认识。汤先生沉着稳健,平常中国正处在一个特别发展阶段,这就是人均GDP由4000美元转向10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矛盾多发期、凸显期,是一个非常容易落人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国来说,更为复杂的是,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又处于由计划经济转

8、向市场经济重大的社会变革之中,因此,如何顺利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更加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  人们在探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路径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一个民族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需要有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这种软实力,从某种角度上说比硬实力更为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