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读懂是关键

文言文复习:读懂是关键

ID:12615607

大小:7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8

文言文复习:读懂是关键_第1页
文言文复习:读懂是关键_第2页
文言文复习:读懂是关键_第3页
文言文复习:读懂是关键_第4页
文言文复习:读懂是关键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读懂是关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研究真题,有的放矢——高三冲刺阶段文言文翻译复习的建议龙岩二中徐飙一、文言文要考什么?㈠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一般是指文本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不艰深,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阅读难度不大。“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考提供的文本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考查在理解句意基础上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准确顺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从以上表述看,高考文言文考试所选用的文本,不会是艰深晦涩之文,而是“浅易”的,对学生来说,大概就是“中等难度”的文章,所谓“内容不深奥,语言不

2、艰深”“阅读难度不大”。换句话说,学生只要能够对课内学过的文章能基本掌握、弄通,则文本方面,阅读难度不会成为一个主要问题。从翻译的要求看,三个关键词:直译、准确、流畅。也就是,翻译的句子,不违背本意,对内容、词句理解准确,表达流畅,且符合现代汉语习惯。那么,在高考的具体考试命题中,有没有贯彻这个原则呢?㈡近五年文言文翻译原题及分析我们来看看近五年的高考原题,做一个分析探究。1.2009年,《张自新传》,任务传记。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5)(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4分)【答案】(1)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

3、担忧呢?(2)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它哥哥藏在别的地方。分析:第一句,有一定难度的字词,一个是“宁”,一个是“忧”。联系上下文,根据“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可知其家境艰难,因此母亲想让他辍学;而“亡父以此命鸿”,说明读书成材是父亲的遗命,这样的两难之下,他的选择是什么?既不让母亲为衣食等生活问题担忧,又不会违背父亲的遗愿。据此,可知“宁”不是“宁可”之意,而是反问之词,译作“怎么”“难道”均可。“忧”字,根据其所在的语法位置,可以得知是使动用法,可以译作“使……担忧”“让……担忧”。第二句,稍有难度的字词,一个是“诣”,要注意的句式是“而匿其兄他所”这个

4、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以及“诣县自代”中省略了直接宾语“兄”和间接宾语“受罚”。从上下文看,前面一句表现自新的孝道,这一句表现他的敬长——“悌”,敬爱兄长。据此,只要补出省略的内容,就可以了:“自新辄诣县自代(兄)(受罚),而匿其兄(于)他所”。2.2010年,《周维城传》,人物传记。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分)(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4分)【答案】(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

5、家。分析:第一句,在第一段末,交代作这篇传的动因。具体内容在此句上文以及说得很清楚了。句中,重点词是“传”“遗”,以及“遗”的原因。其中,“传”是动词,可以算是名词活用,意为“作传”。留给后来修志者的目的是“作参考”。第二句,是写周维城敬佩的善人“焦翁”的义举。联系上文可知,焦翁在洪水暴发的时候,把做生意的本钱拿来救人,而且还把救上来的人安置饮食等到洪水消退了,又资助他们回家。句中,“凡”“得”“肆中”“饮食”“俟”“资”,两个“之”,都有一定难度,要小心推知。但这些字词,都还是属于必须掌握的常用词。3.2011年,《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游记散文。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6、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分)(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分)【答案】(1)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分析:第一句,是作者把小孤山牧羊亭损毁荒废之事告知属地安庆府通判李侯,李候的回答。文句不难,翻译中的重点词是“新”,翻新、重修之意,还有比较容易忽略的是“更”,重新之意。第二句,要准确翻译,“观”“少”两个字是重点。“观”,就是看,但从整句翻译看,最好译为“体察”“理解”。参考答案中,把“足以”译作“能据(此)”,

7、似无必要。4.2012年,《游龙鸣山记》,游记散文。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答案】(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分析:第一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下”是名词作状语“向下”;“庖”是翻译难点,但如果考生能从“庖丁解牛”中作引申,就可以得出“庖”为“厨房”的意思;另外本题还应注意补足省略的成份,句子方能完整。第二句,注意关键字“斯”假借为“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