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到娃—莫言作品解读响彻心扉

蛙到娃—莫言作品解读响彻心扉

ID:12750144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8

蛙到娃—莫言作品解读响彻心扉_第1页
蛙到娃—莫言作品解读响彻心扉_第2页
蛙到娃—莫言作品解读响彻心扉_第3页
资源描述:

《蛙到娃—莫言作品解读响彻心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莫言的小说《蛙》选择以计划生育作为题材,把写作笔触伸向最广大的农村。讲述了姑姑传奇的工作生涯以及关于这个农村人对于计划生育实施的种种态度。小说以独特的书信和戏剧的构思,向我们展示了高密东北乡的种种民俗民风,通过关于写小说主人公的前妻和“代孕”陈眉的事情,也暗含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重大的人性问题。关键词:《蛙》;姑姑;计划生育;读后感《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长篇小说。《蛙》的文字很平实,用讲故事的口气,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毫不留情地剖析了现代人的卑微的灵魂。全书共分五部分,分别以

2、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友人杉谷义人的五封信为引线,引出的是蝌蚪对姑姑种种经历的回忆,这些内容看似为杉谷义人提供的平实素材,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部精彩的“原小说”。而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则跳出了蝌蚪的叙述,向人们呈现了一部九幕话剧,将作品推向巅峰之时爽利结尾。而小说、信件和戏剧三位一体的融合,更加扩大了小说的表达空间。从这样的结构上来看,小说《蛙》显然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的故事来讲,一则讲述了蝌蚪的姑姑作为一位计划生育工作者的种种经历,另一则作者试图将这个故事写成一部优秀的话剧剧本,以剧本的形式呈现出来来突出某个主题。《蛙》这部书为什么以此命名?“蛙”的意象在全文中又有什么样的作用?作者莫言在书中这样告诉

3、我们——“为什么‘蛙’与‘娃’同音?为什么婴儿刚出母腹时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的泥娃娃塑像中,有许多怀抱着一只蛙?为什么人类的始祖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姑姑“对“我”说的一段话,也是小说中“姑姑”较全面的阐述了她所认为的‘蛙’的象征意义。小说取名为“蛙”并非单纯写蛙,而是借姑姑之手深刻地反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复杂艰辛历程。以“蛙”为书名,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

4、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书名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蛙》中描述了“人的繁衍与生育”这一人类的根本性话题,又融入了时代背景和大环境,就是在说生与不生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压制人的生殖本能和反抗压制之间的斗争。作者又将这些种种又都集中在了姑姑的身上,姑姑是妇产科大夫,接生的,是

5、生命的承接者,姑姑又是计划生育、人工流产的得力干将,是生命的摧毁者,姑姑是矛盾的集中体。小说以妇科医生“姑姑”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讲述施行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民间的影响。姑姑一生从爱孩子、疼孩子的妇产科医生到计划生育、人工流产的最有力执行者再到默许甚至帮助“我”和小狮子找人代孕的推手,姑姑的一生在面对生育的问题上有着两次大的变化。姑姑第一次的变化是以时代因素为主,姑姑成了时代背景下的悲剧,成了政治压抑生命的执行者。作为高密东北乡远近闻名的妇婴名医,在计划生育高潮到来时,让已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她在乡亲们心目中成为魔鬼一样的人物。姑姑确实是想这样做吗

6、?转眼前还是接生了上千个“地瓜小孩”的天使,突然间就变成了扼杀生命的魔鬼。姑姑是被现实的政策和一项项“最高指示”指引着的千万人中的一份子。只要是毛主席说的,就必须得服从并贯彻执行。这在姑姑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对于隐瞒的,她挨家挨户的查,那样的穷追不舍只为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可以说这是一种执着和负责,但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捍卫。不轻易诞生一个生命,诞生的生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享受公民拥有的权利。政治压抑了生命的诞生,生命反抗了政治的压制,结果必定是悲剧。于是我们看到了张拳老婆耿秀莲的悲剧,看到了蝌蚪与王仁美的悲剧,看到了陈鼻与袖珍人王胆的悲剧。其实姑姑也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她

7、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与郝大手的结合只能理解为晚年忏悔的表现),她完全没有个人的幸福可言,而且因为她在执行计划生育过程中的一系列疯狂的举动,使得自己成为整个乡村社会的敌人,更可悲的是,姑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计划生育工作的合法性,尤其是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野蛮的行为,并没有丝毫的怀疑和反思。小说中有一段对话,当母亲劝道:“他姑姑,计划生育这事儿,是你自己琢磨出来呢,还是上头让干的?”“什么叫‘自己琢磨出来的’?姑姑气愤地说,这是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