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ID:12755372

大小:3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8

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_第1页
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_第2页
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_第3页
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_第4页
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3黄圭成汪雄武杨世义陈龙清凌井生(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443003)(广东地质矿产局719地质队,肇庆526060)摘要将罗定盆地南缘窿坳过渡带及其附近呈带状分布的二十余个金银矿(床)点,从东到西划分为七个矿带(矿带间距1~2km);矿体产于燕山晚期近南北向、北北西向断裂构造中,其形态产状严格受该组断裂控制;从东至西,矿带矿(化)体中硫化物含量增加,围岩蚀变增强。提出白蝶矿点及其周围是中—大型金银铜铅锌矿的找矿远景区。关键词金银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罗定盆地南缘罗定盆地是中生代断陷盆地,呈北东向展布。在盆地南缘窿坳过渡带及其附近,即大致在云

2、致—连州—古榄一带,分布有众多的金银矿(床)点,民间采矿历史悠久,是粤西地区重要的金银矿产地之一。本文从找矿角度出发,简要总结该区金银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并据此提出找矿远景区。1地质概况罗定盆地南缘出露的地层有白垩系下统(K1)、泥盆系棋梓桥组(D2q)、元古界云开群(Ptyk)以及沿水系分布的第四系冲积物(Q)(图1)。白垩系下统分布于盆地内,为一套陆相沉积红色碎屑岩,主要由紫红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细砂岩组成,局部地段底部有杂砂质砾岩层;其产状平缓,倾角一般100左右,与下覆的云开群、泥盆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泥盆系棋梓桥组碳酸盐岩,仅在古榄石山脚出露。元古界云开群分布于

3、盆地之南,构成山岭,是一套浅变质的碎屑岩,岩性有绢云母千枚岩、石英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变质石英粉砂岩等;岩层走向为近东西向,与山岭走向一致,并覆盖于泥盆系棋梓桥组碳酸盐岩之上,两者分别为推覆构造的推覆体和构造窗1。研究区的构造以断裂为主,可划分为两组。一组是近东西向断裂,主要发育于云开群中,经历多期次活动,沿断裂带形成的硅化带和石英脉带因受后期构造影响而发生变形,有1999年9月4日收稿。3地质矿产部定向研究基金项目“粤西罗定盆地南缘锰多金属及金银矿床类型、形成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97-15)和“九五”攻关项目“云开地区重要成矿区带金银铜铅锌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靶区优选研究”

4、(97-02-007)联合资助。图1粤西罗定盆地南缘地质矿产示意图Fig.1SketchmapofgeologicaldepositinthesouthernedgezoneofLuodingbasin11断层21矿带31云致硫铁矿41石英脉51岩体(脉)61不整合界线①白蝶-高仕坑矿带②上寨-石径矿带③黄胆岭矿带④黄岭-大田岗矿带⑤关塘-大贺山矿带⑥鱼花塘矿带⑦马骝坑矿带的已经糜棱岩化,例如鸡公岭断裂带(F1);该组断裂活动的时代较早,暂时笼统定为前燕山期,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其与区内金银矿的形成有何联系。另一组是切入盆地的近南北向、北北西向断裂,数量较多,分布广,往往同时切穿

5、云开群、泥盆系和白垩系,活动时代为燕山晚期,或更晚一些;断裂性质属张性、张扭性、压扭性,一般上下盘间升降错位较小或不明显,但却有一定的水平位移,例如林力岗断裂(F2);断裂带中多数被硅质(石英田脉)或酸性岩脉充填,部分成为破碎蚀变岩带,该组断裂是本区的控矿构造,控制了金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矿点的空间分布。区内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强烈,以浅成超浅成侵入活动为主,主要岩体有古榄村北的八帘山岩体和云致村南的竹壳坑岩体,两者均为花岗斑岩体,且都侵入于白垩系及云开群中。此外中酸性脉岩众多,沿盆地边缘内外广泛分布,岩性以花岗斑岩为主,少数脉岩为石英斑岩、二长斑岩或石英闪长玢岩等。2金银矿地质特征区

6、内金银矿有原生矿和次生矿两种类型。本文仅讨论原生矿的地质特征。211空间分布罗定盆地南缘的窿坳过渡带及其附近,在东西长约12km、南北宽约6km的范围内,分布有20余个金银矿(床)点。它们呈带状展布,从西到东大致可分为7个矿带(图1),矿带相互平行,间距1~2km,一般局限于盆地边缘内外约3km的范围之内,它们是:(1)白蝶-高仕坑矿带,包括白蝶、高仕坑两个矿(床)点,产于三条相互平行的含矿断裂破碎蚀变岩带中,近南北向延伸,长1.5km。(2)上寨-石径矿带,由沿林力岗断裂及其两侧分布的矿点组成,包括上寨、白坟垌、鸡公田岗、牛路坑、高郎塘、石径等矿(床)点,矿带为北北西向,长约6

7、km,是区内最长的矿带。(3)黄胆岭矿带,包括黄胆岭等矿点,北北西向延伸约1km。黄胆岭原生矿附近云开群与白垩系之间的滑脱面上还形成次生矿。(4)黄岭-大田岗矿带,由黄岭、大田岗、任顶等矿点组成,分别产于相距约300m的断裂带中,近南北向延伸,长约3km。(5)关塘-大贺山矿带,北北西向延伸,长4km,包括磨菇岭、大贺山、竹斗窝、关塘等矿点。在竹斗窝原生矿附近泥盆系棋梓桥组碳酸盐岩的岩溶面上还形成次生矿。(6)鱼花塘矿带,北北西向延伸,长2.5km,包括古敦塘、鱼花塘两个矿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