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

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

ID:12818776

大小:3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9

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前言地质学市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学科,目前重点是地球的外部硬岩石圈壳——地壳(地球表面的)。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地质学分为很多类学科,其中煤矿地质学就是一个分支。煤矿地质学就是利用地质学的基础知识,研究煤的形成、煤的赋存状态、煤的储量及煤的用途,研究分析和解决影响矿井建设的地质因素,进而指导采掘工程的正常进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专门生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地质学科。对采矿专业的学生来说,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野外实习就是地质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

2、。通过地质野外实习就是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基础理论和地质专业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从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岩溶等普通地质现象,到产物、岩石、古生物、化石、地层、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各种地质体,都要全面的进行观察,并且绘制地质剖面图等一般的地质工作方法。实习目的:让学生体会地质工作的方法和特点。观察、认识主要煤系地层、地质构造。认识岩浆侵入体。认识地表水体、河流地质作用以及卡斯特地貌。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的形成。观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第一章地理

3、概况实习区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东风镇位于贵阳市东北郊,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7°22′,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第二章地层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层可以显示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因此它和一定时间含义相联

4、系。所以在底层以后,老地层在下,新底层在上,此中顺序称为正常层序。底层的接触关系可分为三类:1、整合接触关系: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2、平行不整合关系: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间断。因此有地层缺失。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者斜交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有一定的交角,期间有地层的缺失,有明显的剥蚀面。地层划分如下:第三章地质构造乌当地区受到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地质作用,在内外地质作用力的作用下,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层的下降或抬升,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弯

5、曲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地质构造;而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后裸露出地表形成各种形状的岩石或地层,最终让地貌变得丰富且富有层次,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和断层,此过程中还包含有地层的缺失和重复及不整合的发生。第一节乌当实习区大地构造位置一、乌当实习区大地构造位置乌当教学实习区处于扬子板块南部黔北隆起与黔南凹陷的过渡带上(实习区内以乌当大断层为界),根据《贵州省区域地质志》的划分,乌当地质实习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贵州地矿系统习称扬子陆块)二

6、级大地构造单元:黔北台隆、黔南凹陷三级大地构造单元:遵义断拱四级大地构造单元: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即位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中段南缘、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二、乌当实习区的构造定型期乌当地区构造形迹均为燕山运动时期不同阶段的产物:实习区所处区域构造位置为区域性的乌当南东盘之乌当背斜南西段的南东翼,其北西翼被乌当断层破坏错失。主要褶皱构造有:区域性北东向乌当背斜及一些次级褶皱.主要断裂构造有:①区域性北东向乌当断层;②南北向高院断层;③东西向大洼断层;④东西向小麻窝逆断层;⑤东西向大麻窝逆断层;⑥东西向田坝头断层。⑦东西向黄花冲断层乌

7、当地区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的上白垩统构造盆地(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乌当地区被乌当断层切割且见阶梯状断裂但并未切割白垩系的地层,尚有剥夷面(或夷平面)和多级河流阶地的出现,都是喜马拉雅山期构造运动的迹象。区内已知的6个假整合构造运动面是区域性构造运动的反映。①都匀运动:贵州中部和南部,奥陶系末到志留系初,发生过一次明显的地壳运动,造成上下地层的缺失和假整合接触关系。在实习区见残存的小块中奥陶统为中下志留统的假整合,黄花冲-龙井一带见数十厘米的含砾钙质粘土岩嵌覆与呈数米波状起伏的间断面上。②广西运动:代表西南志留纪末和泥盆纪初的地壳运

8、动。实习区的构造运动面为志留纪高寨田群与泥盆纪蟒山群乌当组间的假整合面。③紫云运动:紫云运动形成的假整合面有20余种不同地层相互接触的情况,这种多种情况的地层接触关系,总体反映晚泥盆世末的海退与早石炭世中期和晚期逐步扩展的海进之间,在贵州的中部和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