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

ID:9780863

大小:9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8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总结2—(前言根据勘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水文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应进行一次野外地质现场实踏。实习的目的在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野外现场实踏,一方面使学生对课堂讲受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知识上进一步深化,以达到概念的明确融合贯通,牢固掌握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踏,以达到逐步提高和运用基本知识,解决了野外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中训练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能和训练

2、野外地质工作基本功也是本次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总之,教学实习在教学计划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应给以充分重视。第一章:论述乌当教学实习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乌当教学实习区位于贵阳市约16km,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东风镇所辖。东风镇位于贵阳市东北郊区,距贵阳中心17公里,总面积73.6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000人,镇内有景色秀丽的渔洞峡、情人谷,两处景名胜区;有来仙阁、协天宫、万松阁、宋氏别业、惜字塔等多处。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文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与现代高科技发展

3、融为一体,使东风镇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又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镇。实习区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底写字岩—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农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天—大麻窝—米汤井一线。地理坐标:东经106o45′00″——106o50′30″;北纬26o35′00″——26o40′00″交通~~由东风镇到我校边缘水口寺见(图1)我们属于贵州高原中部,四周由中低山环貌,最低海拔100米左右,最高山是马鬃岭1348.9,西南山最低北东来仙阁9876相对海拔372米,平均海拔1100米。该区属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4、在23℃平均年降雨量1179mm(毫米)测区地表水流,南门河(渔粮河)渔洞河、渔梁河由南东流入盆地和东方向在头堡处交汇,于来仙阁注入南明河,由东风镇处至贵阳市边缘。由东风镇到水口寺,东风镇是国家建设小城镇而建设的一个小城镇,科技文化古镇,乌当区是首批建设大明星之一水电相通,东风镇有了3万多人,有13个民族,汉、苗等多个民族组成。当地以种植水稻、蔬菜、玉米为主先开发,杨梅、柿子、花卉、板栗等为主。乌当实习区的范围25个平方公里,地层岀露较为完整沉积岩有三大类,生物碎屑岩、化学岩、粘土岩除了侏罗系以外和第三系缺蚀外;寒武系E——奥陶系

5、Q基本可见在这些地层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化石,有很多象征标志,接触关系在这儿非常齐全。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岩溶平行不整合在乌当最明显)褶曲、断层最为明显,小麻窝、大麻窝断层、乌当大断层因此适合。篇四: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前言地质学市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学科,目前重点是地球的外部硬岩石圈壳——地壳(地球表面的)。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地质学分为很多类学科,其中煤矿地质学就是一个分支。煤矿地质学就是利用地质学的基础知识,研究煤的形成、煤的赋存状态、煤的储量及煤的用途,研究分析和解决影响矿井建设的地质因素,进而指导采掘工程的

6、正常进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专门生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地质学科。对采矿专业的学生来说,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野外实习就是地质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通过地质野外实习就是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基础理论和地质专业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从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岩溶等普通地质现象,到产物、岩石、古生物、化石、地层、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各种地质体,都要全面的进行观察,并且绘制地质剖面图等一般的地质工作方法。实习目的:让学生体会

7、地质工作的方法和特点。观察、认识主要煤系地层、地质构造。认识岩浆侵入体。认识地表水体、河流地质作用以及卡斯特地貌。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的形成。观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第一章地理概况实习区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东风镇位于贵阳市东北郊,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7°22′,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

8、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第二章地层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层可以显示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因此它和一定时间含义相联系。所以在底层以后,老地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