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ID:1288571

大小:151.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09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主备人赵桂兰教材分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节目风俗和民间轶事,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   《云南的歌会》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人、对自然、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学

2、情分析教学目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探究有关描写的方法。 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课前准备搜集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尝试去进行体验式感悟式学习。教学设计共性备课个性备课一、导语设计: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聚在一起,即兴歌唱,问答,游戏传情等。那些古老的歌会,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今天,让我们走进《云南的歌会》,来感受一下那里的民风民俗。二、朗读课

3、文,感知文义。1播放朗读带,学生低声随读。2练习表情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语速,语调,读出感情。(多媒体显示字词及释义)蹲踞(jù):蹲或坐。酬和(hè):用诗词应答。譬喻(pì):比如。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龙吟凤哕(huì):龙在吟啸,凤在鸣叫。3概括主要内容。明确:这篇课文写了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展示出云南的民族风情。三、合作探究,仔细研读,把握主旨。1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云南的歌会有什么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明确:1这三种场合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

4、山寨传歌。“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写唱歌的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于情,自然成趣。这一场面主要写唱歌人所在的优美环境。以环境衬托唱个女孩及其优美的歌声。“山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这个场面中再写唱歌的盛况,有全景描绘,也有局部刻画,场面宏伟,气势壮观。2云南的歌会纯朴自然,气势壮观,融自然,社会,人生于一体。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作者借云南的歌会,传达出他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抒写出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四、揣摩语言,赏析品味。学生指出自

5、己喜欢的句段,加以赏析。教师点拨学生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角度去品味。五、课堂小结:沈从文先生以潇洒而随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云南的民风,民俗,风景,风物。展示出云南特有的纯朴自然的风俗人情。如诗一般含蓄优美,令人回味无穷。六、作业设计:学唱一首民歌,唱给同学们。搜集沈从文的其他散文去阅读品味。课后反思课题《云南的歌会》第二课时主备人赵桂兰教学设计共性备课个性备课一、导入 沈从文是有名的文学大师,他作品的语言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一下他那优美抒情的语言。二、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文句,并说出理由。三、以下内容若学生没有提及,可引

6、导学生注意(文中的人物及环境写)1.学生齐读课文:“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 手……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思考、讨论:你觉得作者笔下的云南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写出人物的这些特征的? 提示:作者写云南妇女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第三段)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2.阅读课后练习二中另一段人物描写,同样思考: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来写?提示:这一段作者着重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

7、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为了写出人物的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3.学生探讨:你喜欢哪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为什么? 4.练习:使用自己喜欢的人物描写方法为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老师做画像。 (提示:教师可选择一两位同学的作品在班上朗读,与学生共同品评.) 5.齐读文章第四段,请学生稍做准备,然后将自己当作“赶马女孩子”说一说路上的旖旎风光。思考:作者着力描写美丽的山野风光,其目的是什么呢?提示:此处的环境描写,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山坡树林、写花

8、、写鸟、写人,描绘出一幅充满情趣的山野风光图来。这图给“赶马女孩的歌唱”创造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