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饮食文化研究

岭南饮食文化研究

ID:12959497

大小:1.29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19

岭南饮食文化研究_第1页
岭南饮食文化研究_第2页
岭南饮食文化研究_第3页
岭南饮食文化研究_第4页
岭南饮食文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岭南饮食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岭南饮食文化研究槟榔文化槟榔子富含槟榔碱和鞣酸,具有消气化积的药效。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槟榔是中国古代居民治疗瘴气、消食化积的良药。在岭南地区,槟榔还被广泛运用到婚姻缔结、交友待客、祭祀祖先等重要的礼仪场合,成为岭南地区民俗中的特殊象征和载体槟榔原产于今越南和海南岛地区,至迟在汉代已经传到中原,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东方朔在《林邑志》中称林邑(古国名,在今越南中南部)“家有数百树”①,并对槟榔的形状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录。西晋时期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也明确指出槟榔“出林邑”②。唐代称槟榔“交趾、日南、九真皆有之”③,槟榔产地仍然以今越南为主。南朝时期,海南岛作为另一重要

2、的槟榔产地开始进入中原文人的视野,其性状也与产于越南者迥异,“出交州者形小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味涩”④。明代以后,暹罗(今泰国)槟榔进入中国市场,“暹罗所产曰番槟榔,大至径寸”,但由于“纹粗味涩,弗尚也”⑤,根本无法与前二者抗衡。槟榔富含槟榔碱和鞣酸,具有消积、杀虫、下气、行水等功效。古人对槟榔的重视最初主要基于对其药用价值的认识,但槟榔在南北方地区民俗中却扮演了完全不同的角色,槟榔在中原地区仅仅是作为一种消积、下气的药物而存在,而在南方却经历了由药物向民俗载体的转换。岭南地区最早也将槟榔作为一种药物来使用。槟榔具有显著的消积下气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和治疗南方由于人烟稀少、

3、天气郁蒸而造成的瘴疠,减轻外地人初到岭南时的不适,因而成为南方地区人们治瘴、防瘴的良药,号称“洗瘴丹”。本地以此治病自不必说,初到此地的外地人更倚重此物。据史料记载,南方地区“四山多雾,初至者每苦腹胀如蛊,然嚼槟榔乃渐消”。宋代琼州就有“以槟榔为命”之说。宋代来广西做官的永嘉人周去非初到岭南,见当地人男女老幼槟榔须臾不离其身,曾“询之于人何以酷嗜如此,答曰:辟瘴、下气、消食,食久,倾刻不可无之,无则口舌无味,气乃秽浊”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多,南方不再是瘴疠之乡,槟榔的药用价值日益下降。但由于槟榔多由海外而来,得之不易,“人以为贵,婚族客必先进,若邂逅不设,用相

4、嫌恨”,南方地区普遍是“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形成以槟榔代茶的特殊待客习俗,所以槟榔又名“仁频”、“宾门”。民国融县有“宴客谣”,称“猫屋抹(野菜名),亲家爷,一盘豆腐两盘茶;茶叶认(方言,意为‘还’)在柳州府,槟榔认在树开花”,说明民国时期当地尚有以槟榔待客的习俗。槟榔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吊丧、祭祀、化解矛盾等种场合。槟榔被用于婚姻礼仪中大概始于明代的海南地区。正德《琼台志》卷七称海南各地“俗重此物,凡交接以为先客,婚姻以为定礼”,“亲宾往来,非槟榔不为礼,至婚礼,媒妁通问之初,其槟榔,富者盛以银盒。至女家,非许亲不开盒,但于盒中手占一枚,即为定礼。凡女子受聘者谓之

5、吃某氏槟榔。此俗延及闽广”。清代以后,槟榔被广泛地运用到岭南各地婚姻缔结的各个环节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以槟榔为礼”的婚姻习俗。人们一般将在婚姻缔结过程中使用槟榔作为壮族婚俗的重要特点。其实“以槟榔为礼”婚姻习俗是中原文化特别是汉族婚姻礼仪、婚姻观念与南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由于槟榔果实色泽赤红,与汉族以红色表示喜庆的传统观念相契合;槟榔子实繁盛的特点,象征着“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因此,槟榔被广泛地运用在岭南汉族地区婚姻缔结的各个环节,寄托了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福。再加上槟榔本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婚姻缔结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形成一种特有的“以槟榔为礼”的

6、婚姻习俗。在这里,槟榔成为中原汉族文化———礼制化婚俗的载体。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地婚俗多以“倚歌择配”为主,婚姻过程中礼制色彩相当淡薄,槟榔作为一种婚姻礼仪的必备物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以槟榔为礼”作为一种婚姻习俗,其分布也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和民族差异。在广西境内的汉族聚居区,也盛行“以槟榔为礼”的婚姻习俗。位于沿海地区、靠近广东的桂东南地区,此俗形成较早。据嘉靖《钦州志》卷一《风俗》记载,明代的钦州“州城内外军民杂居,衣冠礼貌无异中土,语皆汉音。……不论男女,率挟槟榔而行,客至,不拘贫富,果酒把盏致敬。婚礼,初定以槟榔首饰,贫者以鸡酒”;清代以后,槟榔逐渐退

7、出待客礼仪,仅存于婚姻缔结礼仪中,“婚之六礼,今并为四,虽仪物式备,必用槟榔、茶叶”。梧州一带“婚聘多用槟榔”,聘礼种类繁多,包括“槟榔、、椰、麻、枣、猪、羊之属”,“而尤以槟榔为重”。上述物品中的是一种以蒌叶为原料制成的酱,可作为食用槟榔的重要佐料。桂东南兴业县婚俗“媒妁以女庚送男家说合,即以槟榔染红及首饰定之,不拘厚薄”。桂林是广西的政治中心,长期以来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民风习俗与中州同”,“郡城内外,商贾远集,粤东、江右人居多。……婚姻不重财,用槟榔、猪、酒遍分亲族;……凡会亲,以竹叶包槟榔代帖,客至,茶罢,进以槟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