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冀教版七上秋-颂学案

22冀教版七上秋-颂学案

ID:12962249

大小:9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9

22冀教版七上秋-颂学案_第1页
22冀教版七上秋-颂学案_第2页
22冀教版七上秋-颂学案_第3页
22冀教版七上秋-颂学案_第4页
22冀教版七上秋-颂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2冀教版七上秋-颂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上册18秋颂使用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审核人使用者年级班组号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咏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2.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情怀。3.能运用创新精神评价文章的观点、内容及艺术特色。自学指导互动及展示导学一作者介绍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说》到现在,已有近30部作品问世。另有长短片小说、诗论、诗歌、散文、自传等多种作品,均畅销海峡两岸及海外。1969年获台湾“中山文艺”散文奖,1996年《岁月沉沙》“三部曲”获台湾文学界最高奖---第21界文学奖,1987

2、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名人录”。导学二初步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眸子()萧疏()酡红()寂寥()扰攘()无动于衷()白鹭()沙鸥()凄楚()代谢()澹()萧疏:扰攘:澹:闲云野鹤:你还有哪些不认识的字呢?写在下面导学三进一步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其中“风神”指什么?2细读文章2至8自然段,找出分别写了秋天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例如枫林飒爽。3品读文章第9至11自然段,讨论,文章“颂”了秋的什么品格?4作者写秋风时,说到“代谢秋是谢。生死就是生死,悲观就是悲

3、欢”这表达了作者臬的思想感情,你从中悟到了什么哲理?导学四你知道哪些有关秋天的诗句?写在下面:导学五反思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

5、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

6、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将相和

7、》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早日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优秀公民。三、强化课堂实践环节,唤醒学生道德意识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个重要教学问题就是实践环节的缺失,这也是制约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与提升的一个瓶颈。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

8、公民意识,要将教学内容有效延伸与拓展,要与日常生活实践相互衔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强化自身道德意识,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在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