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总结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总结

ID:13015465

大小:16.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总结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总结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总结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1.周代:I.《诗》①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②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③"风":地方色彩的民歌"15国风"④"雅":"大雅""小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⑤"颂":祭祀时的歌舞曲"周颂""鲁颂""商颂"⑥"赋":铺陈叙述⑦"比":比喻⑧"兴":启兴⑨以四言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II.《楚辞》①楚国民歌②屈原:爱国诗人:《离骚》反映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曲改变而来2.汉代I.汉乐府①汉代音乐机构②采集演唱"乐府诗"③多"感于哀乐,缘

2、事而发"④《东门行》《妇病行》写人民困苦⑤《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写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⑥《有所思》《上邪》歌颂男女间诚挚坚贞的爱情⑦《陌上桑》赞美平民女秦罗敷美丽和智慧,讽刺了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⑧《焦仲卿妻》写封建家长干涉青年婚姻所酿成的一个悲剧⑨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II.《古诗十九首》①被萧统编入《文选》②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③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3.曹魏时期I.建安文学①建安七子: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②在慷慨情怀

3、基础上爽朗刚健③"建安风骨"II.正始文学①嵇康直接抗争,诗文均愤世嫉俗②阮籍《咏怀八十二首》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写得隐晦曲折,意旨深远,创造了黑暗政治下用诗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式4.西晋时期:左思批判当时的门阀制度5.东晋、刘宋时期①陶渊明独创田园诗《归原田居》《桃花源诗》出语平淡,不事雕琢,风格清新,意境醇美,是景情理的统一②谢灵运热衷山水,诗歌清新自然,开创了山水诗派③《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④鲍照诗风俊逸豪放,矫健凌厉,创造了七言歌行①谢脁对唐五言绝句有很大影响1.唐I.初唐:初唐四杰:王

4、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关注社会生活和政治问题,诗风高峻雄浑、刚健有力II.盛唐①李白:浪漫主义,"诗仙",反抗黑暗现实与庸俗风习,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擅长于五言七言绝句②杜甫:生活时代跨越了安史之乱,以积极入世的精神,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诗史",诗风沉郁顿挫③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常建,色泽清淡、意境幽深④王维将诗情、画意、音乐美与道家、禅宗的意趣结合在一起⑤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以边塞战争题材为主,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越III.中唐①韩愈、孟郊,意象

5、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②元稹、白居易诗风走向平易,寓意深远③李贺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想象奇特,构思不拘常法,语言峭奇艳丽,诗境诡谲IV.晚唐①李商隐《无题》蕴含深刻的世情和人生感叹,典雅华丽,哀艳绵渺②杜牧咏史诗议论政治得失,讽刺帝王荒淫,豪健跌宕,意气风发③温庭筠"绮才艳骨"2.宋I.北宋①苏轼:才情豪迈,挥洒自如,充满谐趣,饶有禅理②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体现了重筋骨思理的特色II.南宋①杨万里:写景最工,有机趣,"诚斋体"②陆游植根于自己生活实践,在平易晓畅中呈现出一股恢宏踔厉之气3.元明清I.元

6、代:杨维桢"铁崖体",既词藻华丽,又奇特险怪II.明代:"前七子""后七子"III.明末清初:"江左三大家",吴伟业"梅衬体"IV.康熙年间:"国朝六家"V.嘉庆年间:龚自珍,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VI.光绪年间:康有为、梁启超对白话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中国古代词发展概述1.唐I.中唐: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学习民间词II.晚唐:温庭筠、韦庄花间词人,藻丽浓艳,细美婉约III.南唐①冯延巳表现士大夫忧生隐忧②李煜:强烈沉痛的故国之思与深广的人生感慨,眼界始大,感慨深邃2.宋I.北宋①晏殊、欧阳修:表现

7、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接序的闲愁淡怨②柳永:使用慢词、铺陈,表现市井生活与羁旅情怀③苏轼:题材广泛,将怀古、感旧、记游、悼亡、说理等题材引入词中,气象阔大,豪放飘逸④周邦彦:善于创调,词法上推陈出新,讲究谋篇①李清照:含蓄委婉,意境深远,情景交融I.南宋①辛弃疾:善于用典,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及喜怒哀乐融入词中,感染力极强②姜夔:词风清空幽冷1.元明清I.关汉卿、马致远:质朴自然,接近民歌,《天净沙秋思》II.纳兰性德:清新自然的小令三、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1.先秦I.《尚书》: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II

8、.散文①《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精炼简洁,含义深刻,格言②《孟子》:对话式论辩著作,言辞雄辩,用语警辟,比喻精当,说理透彻,议论正大,深入浅出,气盛言宜③《庄子》:寓言,汪洋恣肆,变幻莫测,挥洒自如④《墨子》:富于逻辑性,议论透彻,行文流畅⑤《荀子》:朴实深厚,说理透彻,取譬精审⑥《韩非子》:严峻峭刻III.史传文①《春秋》:编年体,孔子根据鲁国史料,记述简略②《左传》:左丘明,使历史故事化,记述了外交辞令、战争场面,"叙事之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