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膜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磷化膜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ID:13069692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磷化膜的缺陷及解决办法_第1页
磷化膜的缺陷及解决办法_第2页
磷化膜的缺陷及解决办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磷化膜的缺陷及解决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磷化膜的缺陷及解决方法磷化膜生锈,其中红锈产生于原料而黄锈产生于前处理过程,见表4。现象原因对策红锈磷化后,磷化膜完整,但疏松。局部泛黄,膜粗厚。原材料锈蚀过重,在工艺条件稳定的情况下,表调失去效果。除锈完全,在没有除锈的工序中,处理前沙纸打磨,重新更换表调液。工件表面均匀泛黄,但仍有完整的磷化膜,即磷化速度慢,处理时间短;延长一定时间,仍形成均匀完整膜。A、   总酸点低,酸比低,没有达到工作点数。B、    促进剂少。C、   磷化温度低,相对磷化时间短。D、   游离酸点高。A、补加磷化液B、补加促进剂C、多发生在配槽时,应延长磷化时间,提高温度。D、 用中和剂调整。 磷化膜呈蓝紫色见表

2、5。现象原因对策局部呈蓝紫色A、工艺正常时,表调中有效成份低B、 总酸点低,游离酸点也低。C、促进剂浓度高(5-7点)A、补加或重配表调液。B、添加磷化液。C、让其自然降低或加一定量的中和剂(0。3G/L)均匀出现蓝紫色A、工艺正常时,表调失去作用。B、 总酸点太低。C、工艺正常,表调正常时,说明磷化处理槽中杂质太多,老化严重。A、重配表调液B、添加磷化液C、倒槽或重配表调液磷化后工件表面挂白粉:磷化膜上覆盖一层白粉(粉末状),见表6。原因对策酸比太高添加一定量磷化液游离酸点高按比例加入中和剂促进剂浓度高或磷化液长时间不加促进剂,再突然大量加大;游离酸点高时加入促进剂。应缓慢加入促进剂,多批次

3、少量加入,出现问题后及时添加磷化液与中和剂。磷化后工件表面附着沉渣---晶体,见表7。原因对策磷化工作液工作正常的条件下,表调失效。重配表调液处理过程中大量加入中和剂,产生的沉渣(无机整体)不能充分反应,尤其在槽液《10度时加入中和剂。加入一定量磷化液磷化处理槽中沉渣太多倒槽排渣酸比高于30以上,或总酸点低,游离酸点正常。补加磷化液水洗不充分,水洗槽受到污染。更换水结疤:磷化膜形成不完全,见表8。原因对策除油未尽表调液中混入过多杂质磷化槽中沉渣太多游离酸点高重新除油重配表调液倒槽除渣用中和剂处理磷化膜出现水锈斑,见表9。原因对策钢材经铬酸处理或附着难处尽的植物油加强处油剂的除油能力脱脂剂(碱性

4、)温度低,碱性低,槽液表面浮油太多。浮油除去,升高温度。酸性除油剂除油未尽补加药剂点状红锈经磷化后变成白点状或黄色水锈增加酸洗磷化膜不均匀干痕,见表10原因对策在工件边缘上端和空洞四周有不均匀颜色,呈金黄色和蓝紫色。充分除油将总酸点提高到30以上磷化后磷化膜有粗糙斜丝:工件表面产生不均匀覆膜或磷化粗糙,发白,见表11.原因对策表调失效重配表调剂磷化工作液中促进剂量低补加促进剂游离酸点高用中和剂进行中和涂装:涂装后漆膜起泡,产生异常的线状或环状涂膜,见表12。原因对策磷化后不干净。烘干前水洗要充分加入表调液时,未充分溶解,固体附在工件上。用温水充分溶解表面调整剂(固体),再加入水槽中。用后处理剂

5、时,浓度过高。后处理剂不应超过规定值。涂装后出现的异常现象与磷化膜出现的现象相吻合,则为磷化出现问题。按(5)处理烘干时,工件中存水,未烘干。充分烘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