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暑假作业

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暑假作业

ID:13503869

大小:1.1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暑假作业_第1页
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暑假作业_第2页
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暑假作业_第3页
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暑假作业_第4页
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暑假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暑假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四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暑假作业(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5×4=60分)(2010·山东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2010·北京卷)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3~4题。3.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4.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

2、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2010·上海卷)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据此回答5~7题。5.地壳中已经发现9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  )A.氧、硅B.硅、铝C.铝、钠D.铁、镁6.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A.表面有大量气孔B.具有明显层理构造C.含有动植物化石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7.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

3、主要岩石类型是(  )A.变质岩B.花岗岩C.玄武岩D.石灰岩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题。8.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2010·北京市抽测)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地貌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6-B.该地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C.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D.该地的地质构造为: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10.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

4、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2010·3月淄博模拟)读某地地貌景观图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M、N、O、P、Q五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依次是(  )A.背斜、向斜、向斜、背斜、断层B.背斜、向斜、背斜、向斜、背斜C.背斜、向斜、背斜、向斜、断层D.向斜、背斜、向斜、背斜、向斜12.图中P处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断裂下陷B.向斜成谷C.顶部岩石抗侵蚀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D.外力堆积作用形成(2010·南京市模拟)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14题。13.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

5、岩、沉积岩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变质岩14.图中②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2010·天津卷)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15题。15.据图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海面相对上升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16.下列地貌中主要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广西桂林山水B.喜马拉雅山上的角峰C.山西汾河谷地D.黄河三角洲17.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

6、压形成()A.东非大裂谷B.喜马拉雅山C.大西洋D.红海18.下列地质作用类型及现象中,你认为属于外力作用范畴的是()A.地震B.火山活动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形成D.岩石的变质作用19.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流的侵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20.图4-1-2中的沙丘,正在向北京移动的是()图4-1-221.图4-1-3所示的岩石分布状态图中,黑色代表的是岩浆通道,甲、乙两处岩石可能分别为()图4-1-3A.岩浆岩和变质岩B.变质岩和沉积岩C.沉积岩和岩浆岩D.沉积岩和变质岩-6-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

7、22~24题。 22.c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23.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AaBbCcDd24.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A①B②C③D④(2010年济宁质检)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25题。25.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二、非选择题(50分)26.(2009·北京市海淀区)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2)乙处地貌类型为________,

8、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