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 第九册教材分析

人音版 音乐 第九册教材分析

ID:13518644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3

人音版 音乐 第九册教材分析_第1页
人音版 音乐 第九册教材分析_第2页
人音版 音乐 第九册教材分析_第3页
人音版 音乐 第九册教材分析_第4页
人音版 音乐 第九册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音版 音乐 第九册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册教材分析(2008-06-2218:20:24)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学计划一、通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教师一个教学思路,教师要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过去把“教材”叫做“课本”,“课本,课本,上课之本!”现在称为“教材”,“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理是教学理念上的变化,因此,在与教材对话时,我们一定要明确这样的理念:我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本册的欣赏教材中,除了第3课是声乐演唱曲目,其余每课都有管弦乐的聆听。其中第二课的目标中也有提到“了解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本册的欣赏以介绍西洋乐器为主。(这里他

2、向我们介绍了一盘CD,是布列顿的《青少年管弦乐入门》,可以结合本册教材进行学习,也可单独作为教材进行使用。)本册的歌曲教学共16首,有8首是合唱歌曲。如何进行班级的合唱教学,这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二、对照课程标准,与低段相比1、增加了乐器演奏的分量如第一课,学习竖笛的高音吹奏方法并进行实践;第二课用打击乐器为《快乐的农夫》主题曲调伴奏。第六课,学习竖向“#5、#2、#4”的指法,并进行三声部曲调的吹奏练习。当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课堂乐器,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具体的曲止及演奏技巧进行教学。2、增加了合唱曲的分量在第七册中,表演歌曲共有15首,其中有

3、4首合唱歌曲;在第八册,表演歌曲共有16首,其中有6首合唱歌曲;在第九册,表演歌曲共有16首,其中有8首合唱歌曲;在第十册,表演歌曲共有16首,其中有9首合唱歌曲。3、增加了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如第一课,以《早晨》为题,用各种表现手段编创音乐(音响);第二课,运用打击乐器、人声及各种表现手段,创作题为《丰收的喜悦》、《成功的喜悦》的音乐音响。三、分析教学内容1、人文内涵: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的各种文化现象。是每个人每天生活在其中的具体的、活生生的、真实的世界,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音乐作为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融进我们的生活,充实着我们的每一个角落。所以,音乐既生活,生活即文

4、化。在新教材中非常突出以人文为主线,反独立的音乐文化融入到宏观大文化的土壤之中。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之间的内存联系。如《朝夕》这一单元选择了《清晨》、《晚风》、器乐曲《晨景》、《渔舟唱晚》来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的情景,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如《足迹》围绕着革命历史文化选择了聆听曲《红梅赞》、《红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表演《雨花石》、《我怎样长大》,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现了音乐与历史文化、音乐与民族的人文性;2、情感因素: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本

5、身就是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情感要素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意味着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必须紧紧把握情感这条内线,通过音乐本身释放出来的要素,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欢乐的少年》也是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少年”的欢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以此来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并带着这份情感再现音乐,创造音乐,真正体现了课改的价值。3、知识与技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表面看淡化了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但对于每一年段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也有较明确的要求,仍然是必要的。音乐教师要善于在浓郁的艺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情怀中处理音乐知识与技能,细致分析新教材中的知识暗线。从学生角度看,

6、高段的学生不同与中低段的学生更多停留在模仿和体验这一层面,而是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主动学习,创新性地学习。从教材看每一单元的主题和内容相对比较独立,因此也要根据单元主题和歌曲来分析来确定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如在《朝夕》中出现了口风琴G大调的音阶,在实践中掌握六八拍及指挥图式,听辩不同的拍号;《足迹》出现了装饰音(前倚音);《可爱的家》再次出现了口风琴G大高的音阶以及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不同拍号的改写,以此体验不同拍号产生的不同情绪;四、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标下的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凭借

7、的话题和依据。新课标中明确批出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组教材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的丰富性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前始料未及的,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这种可贵的资源。(1)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重组、增减教材。每学期初拿到新教材时,应该这样做:在浏览了教材之后,再回头看看学生已学的内容,有没有和本册教材联系比较密切的,把它们罗列出来,可以重组利用。如在学习装饰音——倚音时,就可以将所学的相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