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研讨系列

学案导学研讨系列

ID:13580498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3

学案导学研讨系列_第1页
学案导学研讨系列_第2页
学案导学研讨系列_第3页
学案导学研讨系列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案导学研讨系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案导学研讨系列——反思问题探求对策作者:喻屯一中…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97    更新时间:2010-5-28     引言继5月14日河南延津县教研室领导到我校考察学习后,5月21日,延津县教育局李宗建副局长带领百余名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再次到我校观摩调研。在两地老师座谈过程中,河南老师对我校的“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课堂教学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也急切地提出了诸多困惑:“学案编制的依据有哪些?”“编学案还用写教案吗?”“如何发挥小组长(课堂小主持人)的作用?”“展示激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评价

2、?”“激学非得用掌声?”“……”面对河南老师的困惑和质疑,解答过程中,引发了我对实施“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过程中现存问题的思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置身课堂教学之外,静下心来反思,再冷眼旁观我们的课堂,一些问题渐渐清晰起来。找到这些问题在“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过程中的对应点,发现实质,反观内心,我们才能发现解剖、探究和修正各个问题的有效路径。一、学生仅仅展示一个“背”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可笑的场面:相当多的学生背对着老师坐着,背对着黑板听课,背对背地交流对话,竟对答如流。仔细推敲,学生死死地保

3、持一个“背对”姿势,既不符合展示激学的要求,更暴露出缺乏必要展示技巧的养成。因此,在今后的展示激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展示技巧和方法的养成,让学生的课堂展示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无意识。教师一方面可采用对学生全员培训展示技巧的方式,也可重点培养小组长的展示技能,力求启到一点带面的功效。我校数学学科带头人王红岗老师通过课前和学生一块说课、演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展示技巧。课前,他引导生生间模拟课堂激学,通过学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等方式进行预习交流。各小组对于分配的任务,(分配任务的方式很多:自选、抽签、

4、班长指定、老师指派)进行展示,教师对展示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总结、强调、提升,既提高了学生展示的信心,又激发了展示的勇气,启到“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效果。另外,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展示技巧的典范,学生相当多的展示技巧都是模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举手投足获得的。令人欣慰的是很多教师已觉察到学生“背对”的问题,就充分利用教室内的三块黑板,将学案上的任务环节分成几个模块设计在三块黑板上,教师随着“学案导学”环节地展开,就站在不同的黑板前讲、评、演示。教师的讲台是移动的,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学生背对老师,背对讲台的可笑场面;令一方面教

5、师迈开步走下讲台,老师动起来了,师生互动的距离近了,整个课堂活起来,展示激学就更精彩。我的课堂我作主,我的精彩我展现。Comeon!孩子们,在展示激学中点燃自我激情,把生命精彩留在课堂中。二、展示激学,教师迈不开步为进一步推进“展示激学”,我校新投入近两万元为每班增添两块黑板。每次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老师们独独钟爱带讲台的那块黑板,不肯走下讲台,不肯走进学生中间,不肯伏下身子和学生交流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迈不开步,动不起来,自身点燃不起展示的激情,学生更不敢动,整个课堂就很难盘活,展示激学的效果大打折扣。特佩

6、服《喜剧学院》的创意者,更佩服武文老师和他的一帮子学生。喜剧课堂虽没有“学案导学”,但他们的“展示激学”不仅仅带给观众欢乐,有时更多的是给观众另一种视角的思考。“大猩猩”李鑫这些学生们搞笑的展示,更多地散发着创造性思维。我们推行“学案导学,展示激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出发点之一不就是关注当前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地展示,在展示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吗?不会展示,不愿展示,不敢展示的老师们不妨多看几集《喜剧学院》,向武文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学学,相信自己,相信学生。课前和学生一起忙乎备课,准备、编印

7、学案,利用课下、自习课、晚自习、周六周日,深刻预习,为课堂的“展”做好准备。课上我们老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师生、生生动起来,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多去问一问。学生展示完后及时点评,并对学生讲的不明白或不到位的地方进行总结、强调、提升。使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展示自我的乐趣。在展示中,师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展示中,师生都是大明星。曾有人撰文说学案导学无论如何改革,都绕不过杜郎口模式。我们不求绕过任何人,不特意追求最好,但求更好地鼓励教师在思想和行动等方面迈开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精心

8、打造适合我校校情的“学、展、练”课堂教学模式,多方位多渠道为师生的精彩展示打造平台。三、学案在导学中能否“物尽其用”?触及到学案的话题,河南的老师们给我们挑了三个“刺”:一、课上老师们并没有对学案上的预习作业检测评估;二、学案上的“收获平台”环节,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谈收获、谈不足、谈反思的展示时间,有,也仅仅蜻蜓点水。三、教师要求学生谈反思,写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