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

ID:13709169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 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MechanicofMaterials学时数:64(58+6)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学分数:4.5执笔人:罗强编写日期:2010年11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基本概念、构件受力、变形的规律和材料的力学性质;掌握构件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所需的条件,为既安全又经济地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实验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必要的力学基础。二、课程教学环节

2、的基本要求课堂讲授: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逐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适量的作业练习加以理解和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难易适中的题目作为例题。多结合工程实例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方面:为达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一定量的习题。通过练习题,首先要求学生提高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并学会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其次要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采取的形式主要是课后布置作业,每次课后习题量为2-4题,并安排适当数量的分析讨论课。考试环节:1、考试资格:按照学校学生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2、考试内容:全学期教学内容,注重考

3、察能力;3、考试方式:教学过程考核、课内实验考核及期末闭卷笔试。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58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内力与截面法、应力与应变,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教学要求:1、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2、掌握杆件变形的四种基本形式,内力与截面法。重点:变形固体理想模型的假设,构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形式,内力与截面法。难点:内力与截面法。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10学时)教学内容:拉压杆内力、应力及

4、其强度计算,拉压杆的变形,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质,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应力集中的概念,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教学要求:1、了解应力分布的实验验证及应力集中概念,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2、理解拉伸与压缩的概念,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3、掌握截面法计算轴力,画轴力图,拉压杆横截面与斜截面上的应力,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重点:拉压杆的轴力及轴力图,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拉压杆的强度计算,胡克定律。难点: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计算。第三章扭转(6学时)教学内容:薄壁圆筒的扭转,圆轴扭转

5、的内力、应力及其强度计算,圆轴的扭转变形及其与刚度计算,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律。教学要求:1、了解圆轴扭转的应力分析;2、理解扭转的概念,薄壁圆筒的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3、掌握扭转内力——扭矩与扭矩图,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圆轴扭转的变形,圆轴扭转的强度计算与刚度计算。重点:扭转内力,剪应力互等定律、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横截面上的应力及强度计算与刚度计算。难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第四章弯曲内力(6学时)教学内容:梁的平面弯曲的基本知识,梁的横截面的内力(M,V),单跨梁的内力图(M,V图)的绘制。教学要求:1、理解

6、弯矩、剪力与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2、掌握梁的弯曲、纵向对称面、平面弯曲的概念,理解计算简图的由来;梁的内力计算及列方程绘制内力图;利用M,V与q间的微分关系绘剪力图和弯矩图;按叠加原理作内力图。重点:梁的内力求解及内力图绘制,利用M,V与q间的微分关系绘剪力图和弯矩图,按叠加原理作内力图。难点:利用M,V与q间的微分关系绘内力图。第五章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4学时)教学内容:面积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回转半径。教学要求:1、理解主轴、主惯性矩、形心主轴、形心主惯性矩的定义,回转半径的含义;2、掌握面积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的

7、计算;组合图形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有对称轴截面图形的形心主惯性矩的计算。重点:面积矩和形心,惯性矩,形心主惯性矩。难点:惯性矩和惯性积的移轴公式。第六章弯曲应力(6学时)教学内容:弯曲正应力,弯曲剪应力,梁的强度计算,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教学要求:1、理解弯曲正应力与剪应力的公式推导,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2、掌握正应力与剪应力的计算,梁的最不利位置确定及梁的强度计算。重点:梁的弯曲正应力与剪应力的计算,梁的强度计算。难点:对梁的正应力与剪应力公式的理解及梁的最不利位置的确定。第七章弯曲变形(4学时)教学内容: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梁弯曲变形及其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