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ID:13736249

大小:4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单位:南昌市文教路小学姓名:尚丰手机:13699505686邮箱:348971189@qq.com摘要:创新意识是数学学科最核心的素养。数学主要就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在平时不断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实践操作、合作探讨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

2、的内容及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赋予新的内涵,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潜能的挖掘。教师是施教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课堂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一鼓励质疑,激发创新意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儿童的天性。例如教学“乘法估算”6时,例题21×48是看作20×50进行估算的,学生质疑提问:“48

3、看作50后,2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问题的提出“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的赞成这意见,有的则说:“48看作50,看大2,积就增加了2个21,如把21看作20,就看小1,积减少1个48,估算结果就比较接近精确值,口算也更方便了。”有的说:“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只要求得到一个估计数,不要很精确。”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又如,低年级学习“小统计”的例1、例2后,学生质疑“每小格可以表示1或10外,还可以表示几?”全班顿时“兴奋”起来:“可以表示20、100……”“可以

4、表示任何数……”“每小格不可以表示任何数,0及比0小的数就不行。”提得多好呀!尤其是后者不但对前面的提法敢于质疑,还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经讨论后学生们知道了根据需要每小格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但不可以表示0(无意义),而比0小的数是可以参加统计的,只是这个内容要长大一些再学习。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二、实践操作,升华创新能力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以实践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

5、来理解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6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各种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开展探索,激发创新欲望,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教材对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一般只给一种操作方法,教师要深入吃透教材,引导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操作学具解决同一问题,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应把操作过程主动

6、放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结果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竟研究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三角形面积学生用了五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二种方法: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6第三种方法: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

7、形的面积=底×高÷2     第四种方法: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第五种方法:学生用一个等腰三角形沿着高剪开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长方形的面积。由此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6通过了类似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精神。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创新潜能,教师必须进一步认识现代教育的职责,转

8、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把自己视为教学的组织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者。三、合作研讨,培养创新思维研讨过程是着眼于“发现”新知识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相信并尊重学生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要把握“尽量放手”的原则,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主动探究的精神。凡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包办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