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ID:13792112

大小:24.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_第1页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_第2页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再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是长期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关于内力作用与地气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给学

2、生以宏观的认识。特别是“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难点,教材用“活动”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加深理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类型、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

3、过对比,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3)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

4、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三、教学方法简介: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新课程改革中,就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学生由被动式的接受学习改革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这一内容中,教材通过板块运动的两种情况,给予了学生适当的提示,但又没有全面地、系统地和盘托出,给学生留有了适度的思考空间,通过穿插在课文间的“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所以采用探究法与启发式教学法。3四、教学过程设计

5、2.2地球表面形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幻灯片:图片欣赏,切入课题。学生思考:这些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教师展示幻灯片问题探究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1、上述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变化的力量从何而来?2、这些力量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有哪些?3、这些力量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探究二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指导学生回答问题:上述材料

6、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还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学习、综合分析、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师展示幻灯片(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活动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板块分布图:1、全球的岩石圈共分为哪几个板块?中国、印度、美国、沙特阿拉伯分别属于哪一个板块?2、板块的相对运动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与变化有哪些重大影响?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学习、综合分析、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探究三: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展示材料,并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7、。日本和我国云南为什么多地震发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探究、讨论、回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拓展延伸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回答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过渡3教学内容(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展示幻灯片教学内容1、褶皱与地表形态问题探究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分析褶皱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对地表形态有何影响?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探究、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

8、学习的能力拓展延伸: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探究:野外怎样判断背斜与向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合作探究、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学习、综合分析、语言表达能力。方法指导判断背斜与向斜的一般方法:方法一:根据岩层的形状来判断;方法二: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问题探究五: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探究、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应用能力。2、断层与地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