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ID:29498934

大小:79.5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再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两个方面加以展开,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是长期的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最后,教材把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通过“活动”让学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关于内力作用与地气形态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板块运动

2、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给学生以宏观的认识。特别是“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难点,教材用“活动”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加深理解。关于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材首先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角度加以阐述,然后让学生通过活动收集外力作用及其相关的地表形态的图片、资料、比较认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异同,知道流水和风力是陆地表面最常见的最普通的外力。它们主要是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进一步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进而理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唯物辨证思

3、想。二、教学设计思路及目的本节教材生活性、实际性很强,又富有一定的辩证性和科学性。教学时,首先从调查了解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通过让学生野外观察、举例分析、收集资料、动画模拟演示等多媒体辅助手段,加强直观性,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综合辨证的分析,认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的辩证意识和科学态度。最后,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充分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和被他人认定获得成功的快乐。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知道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相互挤压碰撞、彼此分离)及对地形形成,变化的重大影响,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概念、类型、基本形态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4

5、)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了解、野外观察、多媒体辅助等,了解家乡的地表形态及其不断变化,认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2)通过读图分析,野外考察、收集资料等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认识地质构造的类型,基本形态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构造地貌的分析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6、问题的能力。(3)通过联系实际,举例分析,收集图片资料展示等,了解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发育的地表形态。会以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3)通过对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4)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人地观

7、念。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根据教材内容,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就被确定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就被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重难点的突破:采用调查法、观察法、联系实际法、举例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收集资料法、多媒体辅助法、动画摸拟演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认识内外

8、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五、教学方法:调查法、观察法、联系实际法、读图分析法、诱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法指导:联系实际法、举例分析法、野外考察法、收集资料法、读图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六、教学准备1、自制多媒体课件;2、建立学习小组;3、收集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地表形态的图片、资料。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