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

《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

ID:13854966

大小:4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_第1页
《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_第2页
《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_第3页
《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_第4页
《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教育学》模拟试题(八)(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教育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本能起源说。3.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代社会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现代社会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教学。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

2、阶段。5.根据抽象性程度,教育目标可以分为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通常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劳动技术教育四个部分。7.“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由罗杰斯倡导,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8.借助师生对话,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的教学策略,被称为共同解决教学策略,其基本形态是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9.保持尊严型课堂纪律的基本指导思想,一是保证学生的尊严,二是唤起学生的希望。10.根据评价参照的基准,教育评价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

3、5分)1.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表现为教育机会的均等(1.5分),另一方面表现教育过程中中的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1.5分)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和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1分)而制定的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2分)。3.档案袋评价: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反思学习成果的档案(2分),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一种评价方法(1分)3.档案袋评价教育法:国家制定或认可(1分)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执行(1分)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分)。4.教育法教育法:国家制

4、定或认可(1分)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执行(1分)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分)。5.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1分)和将达到的发展水平(1分)之间的差异(1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1.非学校教育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错(1分)。非学校教育不仅表现为家庭教育、校外机构教育,而且还表现为各种社会组织中的教育和大人传播媒介的教育(2分)。2.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觉的选择性。错(1分)。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自觉的选择性,而且还表现为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和自我控制性(2

5、分)。3.自主型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有讲述行为、文字呈示、声像展示和动作示范等。错(1分)。谓语部分所指,是直接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自主型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有练习、问答式对话、讨论等。(2分)4.每一个正常的儿童发展,总是要经过一些共同的顺序和阶段,但在个体发展的速度、水平、表现方式等方面却有各自的特点。这被称为儿童个体发展的阶段性。错(1分)。上述判断乃是指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2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1)教育的目的是要促使社会历史和客观文化向个体文化的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2分);(2)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

6、途径是陶冶和唤醒(2分);(3)教育研究必须采取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1分)。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2)教育不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2分)(3)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通过全面发展教育而实现(1分)。3.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4)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2分)(5)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2分)(6)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1分)4.教学设计涉及哪些主要内容?(7)教育目标设计(8)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9)教学时间设计(10)教育方法和手段设计

7、(11)教学评价设计以上每个要点1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试述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经济决定和制约教育,另一方面教育又对经济有着促进作用(1分);(2)经济的决定和制约作用表现在: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等(3分)(3)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途径、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有效形式,也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2分)以上第二、第三要点有论述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