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ID:13889099

大小:23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4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www.ks5u.com吉林省实验中学期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濡缕(rú)攒射(cuán)血淋淋(xiě)长歌当哭(dànɡ)B.绯红(fěi)不惮(dàn)通缉令(jī)殒身不恤(yǔn)C.寥落(liáo)赁屋(lìn)创可贴(chuànɡ)妄自菲薄(fěi)D.喋血(dié)卮酒(zhī)撑门面(zhǎnɡ)叱咤风云(ch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绯(fēi),C创(chuānɡ),D撑(chēnɡ)、咤(zh

2、à)。点睛: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噩运桀傲不驯不径而走资不抵债B.诧异广有羽翼礼尚往来苟延残喘C.跻身谍谍不休飞短流长引亢高歌D.和蔼阴谋鬼计绰绰有余谑而不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桀——骜,径——胫;C谍——喋、亢——吭,D鬼——诡。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位省委书记在该省的纪委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做官用权,总要有如履薄冰,

3、如临深渊之感。B.钱钟书在青年时期就书生意气,勇于臧否人物。C.好的时评能激浊扬清,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D.有些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或“书呆子”。【答案】D-18-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解析】试题分析:A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B青年学生踌躇满志,意气奔放,C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D指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对互联网购票方式不熟悉、票款支付不方便等因素,使不少旅客还是选择到火车站售票窗口及

4、火车票代售点排队购买车票。B.日前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反对票,致使西方提交的决议未通过。C.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尤其需要弘扬医疗卫生职业道德,作为鼓舞士气、统一意志的鲜明旗帜,作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D.尽管不少家长早就意识到校车安全的隐患,但迫于无法接送等种种无奈,仍不得不把孩子送上一辆辆拥挤的校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主语残缺,去掉“使”;C项搭配不当,将“道德”改为“精神”;D项语序不当,将“尽管”调至“不少家长”后。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交际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A.一位同学在

5、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A项“略尽绵薄之力”表示尽力,是谦辞,不可用于评价对方。B项“殷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C项“莅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用在此处不合适。考点:语言表达简明、

6、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现代文阅读(共19分)-18-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们这个一向以诗歌国度为骄傲的民族到了今天,已经基本上与诗无缘了。除了教科书中的古典诗词和一些因时而变的所谓新诗,供孩子们形成概念外,大多数的读者,并不知晓也不关心今天中国诗人的存在与否。无论自何种角度,也看不到诗歌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证据。原因很简单,从生活样态和社会意识来看,经济头脑和市场逻辑的强力主导,使遣词造句、吟风弄月之事看上去纯属多余;从写作者或者说诗歌的发生状况来看

7、,仍在不断发表作品的极少数从业者,已经日趋流落为边缘群体。现代社会对诗歌荣誉、诗人地位的取缔已经是事实。关于诗歌的话题也就只能在所谓专业化的语境中自说自听——近三十年来,以“现代”、“国际化”为旗号的中国诗人们孜孜以求的,正是“个人”、“私人”和“纯诗”一类的东西,拒斥通俗,反对大众化审美,梦想与众不同的成就和价值,这本身就为诗歌的命运自设了陷阱。我们从现有标本看到的,是从《诗经》到汉魏时期的古风、乐府这样一些带有先民原初思维特质的歌咏,是唐宋以来的诗体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