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中的隐含信息之挖掘

选择题中的隐含信息之挖掘

ID:13994466

大小:245.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选择题中的隐含信息之挖掘_第1页
选择题中的隐含信息之挖掘_第2页
选择题中的隐含信息之挖掘_第3页
选择题中的隐含信息之挖掘_第4页
资源描述:

《选择题中的隐含信息之挖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择题中的隐含信息之挖掘1、挖掘“词眼”例48、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程为()A、B、C、D、错解:,从而以A点为切点的切线的斜率为–9,即所求切线方程为故选C.剖析:上述错误在于把“过点A的切线”当成了“在点A处的切线”,事实上当点A为切点时,所求的切线方程为,而当A点不是切点时,所求的切线方程为故选D.2、挖掘背景例49、已知,为常数,且,则函数必有一周期为()A、2B、3C、4D、5分析:由于,从而函数的一个背景为正切函数tanx,取,可得必有一周期为4.故选C.3、挖掘范围例50、设、是方程的两根,且,则的值为()A、B、C、D、错解:易得,从而故选C.剖析

2、:事实上,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它没有发现题中的隐含范围.由韦达定理知.从而,故故选A.4、挖掘伪装例51、若函数,满足对任意的、,当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B、C、D、分析:“对任意的x1、x2,当时,”实质上就是“函数单调递减”的“伪装”,同时还隐含了“有意义”.事实上由于在时递减,从而由此得a的取值范围为.故选D.5、挖掘特殊化例52、不等式的解集是()A、B、  C、{4,5,6}D、{4,4.5,5,5.5,6}分析:四个选项中只有答案D含有分数,这是何故?宜引起高度警觉,事实上,将x值取4.5代入验证,不等式成立,这说明正确选项正是D,而无需繁琐

3、地解不等式.6、挖掘修饰语例5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集会上,两校各派3名代表,校际间轮流发言,对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控诉,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中的英勇事迹进行赞颂,那么不同的发言顺序共有()A、72种B、36种C、144种D、108种分析:去掉题中的修饰语,本题的实质就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一个题目:三男三女站成一排,男女相间而站,问有多少种站法?因而易得本题答案为.故选A.7、挖掘思想例54、方程的正根个数为()A、0B、1C、2D、3分析:本题学生很容易去分母得,然后解方程,不易实现目标.事实上,只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别画出的图象,容

4、易发现在第一象限没有交点.故选A.8、挖掘数据例55、定义函数,若存在常数C,对任意的,存在唯一的,使得,则称函数在D上的均值为C.已知,则函数上的均值为()A、B、C、D、10分析:,从而对任意的,存在唯一的,使得为常数.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常数10,100.令,当时,,由此得故选A.(四)选择题解题的常见失误1、审题不慎例56、设集合M={直线},P={圆},则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A、0B、1C、2D、0或1或2误解:因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即交点的个数为0或1或2个,所以中的元素的个数为0或1或2.故选D.剖析:本题的失误是由于审题不慎引起的,误

5、认为集合M,P就是直线与圆,从而错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题.实际上,M,P表示元素分别为直线和圆的两个集合,它们没有公共元素.故选A.2、忽视隐含条件例57、若、分别是的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则的值为                                  ()A、B、C、D、误解:依题意有,①  ②由①2-②×2得,,解得.故选C.剖析:本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三角函数的有界性这一隐含条件.事实上,由,得,所以不合题意.故选A.3、概念不清例58、已知,且,则m的值为()A、2B、1C、0D、不存在误解:由,得,方程无解,m不存在.故选D.剖析:本题的

6、失误是由概念不清引起的,即,则,是以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为前提的.若一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直线的斜率为0,则两直线也垂直.当m=0时,显然有;若时,由前面的解法知m不存在.故选C.4、忽略特殊性例59、已知定点A(1,1)和直线,则到定点A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直线误解: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点的轨迹是抛物线.故选C.剖析:本题的失误在于忽略了A点的特殊性,即A点落在直线上.故选D.5、思维定势例60、如图1,在正方体AC1中盛满水,E、F、G分别为A1B1、BB1、BC1的中点.若三个小孔分别位于E、F、

7、G三点处,则正方体中的水最多会剩下原体积的()A、 B、C、D、误解:设平面EFG与平面CDD1C1交于MN,则平面EFMN左边的体积即为所求,由三棱柱B1EF—C1NM的体积为,故选B.剖析:在图2中的三棱锥ABCD中,若三个小孔E、F、G分别位于所在棱的中点处,则在截面EFG下面的部分就是盛水最多的.本题的失误在于受图2的思维定势,即过三个小孔的平面为截面时分成的两部分中,较大部分即为所求.事实上,在图1中,取截面BEC1时,小孔F在此截面的上方,,故选A.6、转化不等价例61、函数的值域为()A、B、C、D、误解:要求原函数的值域可转化为求反函数的定义域.因

8、为反函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