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县

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县

ID:14010640

大小:1.99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5

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县_第1页
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县_第2页
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县_第3页
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县_第4页
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县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家乡——湖南常德澧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的家乡——澧县历史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县辖32个乡镇,2004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308289户,总人口880002人,总面积2107.3平方公里。 澧县历史悠久。县城自南北朝建州以来,屡为府、州、路治所,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垱、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被评为中华二十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距

2、今6000年的古城址、古祭坛和古稻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江泽民主席1995年视察澧县时亲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蒋纬国先生在台湾题词:“中华文明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澧县古为澧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洞庭湖西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县辖32个乡镇,2004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308289户,总人口880002人,总面积2107.3平方公里。  澧县历史悠久。县城自南北朝建州以来,屡为府、州、路治所,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

3、城、八十垱、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被评为中华二十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距今6000年的古城址、古祭坛和古稻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江泽民主席1995年视察澧县时亲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蒋纬国先生在台湾题词:“中华文明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澧县英才荟萃。古有周代将军白善、楚国丞相申鸣、汉代将军马伏波、晋朝尚书车胤、唐代诗人李群玉、元朝状元郝希贤、明朝户部尚书李如圭和工部尚书李充嗣、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等;今有原中纪委常务副书记曹庆泽等部级以上领导1

4、0多人、院士4人、博士50人、少将以上现役军官15人。这里还曾是屈原行吟之地,范仲淹求学治学之所;南宋杨幺、钟相、明末李自成、清代洪秀全等均曾鏖战澧州;作为贡献了两千英雄儿女的革命老区,这里还曾是红军征战驻守的重镇,贺龙曾任澧州镇守使,周恩来、任弼时、王震、廖汉生、郭沫若等也曾辗转于此,从事革命活动。澧县物产富饶。素有“洞庭鱼米乡”、“稻籼丰稔甲湖广,麻桑夙著震九州”的美誉。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大。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和全国油菜百强县。县内各类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30种,其中烟煤储量1000多万吨,石膏储量5-7亿吨,膨润土储

5、量2亿吨,芒硝储量3500万吨,是目前长江以南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矿区。生物资源主要有农作物270种,尤以稻、棉、油、桑享誉全国,正常年景每年至少可提供10至15万吨商品粮、2万吨商品棉、1.5万吨商品油、50万头商品猪、1万吨商品鱼;有树木317种,其中水杉、珙桐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花卉181种;畜禽11种,水产100多种,其中有珍贵鱼种银鱼、鳗鲡等。澧县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焦柳铁路从境内穿过,并建有澧县站,国道207线、省道302线和304线及澧水主航道贯穿县境,可北上南下,通江达海。邮电通讯事业发达,水利、电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环境宽松。(下图为老兰江公园里

6、的飞机,给我们童年带来了不少乐趣.)(澧县一中的诗墙,以前逃体育课马拉松环城跑的最佳去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澧县人不断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战略,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9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27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2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2.2亿元。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印刷包装等六大支柱产业。1996年以来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澧县投资兴业,现有三资企业20家,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均在800万

7、美元以上。先后培育了益侨制药、重庆国人啤酒、信通实业、威尔曼制药、银盛纺织、运达包装、荣隆制衣、福润食品、新澧化工等一批外资骨干企业。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县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优质水产、优质水果、速生林、种草养畜、优质粮棉油等六大基地;“千诺拉”营养油、“惜春”蜂蜜获得全国绿色食品认证,“双龙”西瓜、“北王”鳙鱼、“张公”狗肉、“东方”灵芝、“太青”茶叶等农业知名品牌走向市场。(兰江桥-----骑着自行车到桥的那头就快到我家了,过了十八年的桥)2004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交通管理优秀城.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澧之名,见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