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

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

ID:1402276

大小:30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11

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_第1页
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_第2页
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_第3页
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_第4页
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研究应用伦理学课题报告课题组成员信息组员专业学号任务分工胡天宇历史08300140002社会事件、舆论的摘述,观点整理潘一颿法学08300270002名师访谈,笔录,分析哈佛校规及立法问题胡云昆法学08300270011问卷设计、发放,PPT制作江雨遥法学08300270015问卷设计、发放,数据、观点分析总结,报告整合司睿超金融08300400011联系课程,分析课题包含的伦理问题课题意义最近学术界连续爆出多起学术不端的丑闻,涉及浙大、上大等著名高校,社会上顿时舆论哗然。身处学术重地——大学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事件?该如何在不乐观的学术氛围中洁身自好?以及对此现象有无可推

2、卸责任的制度问题该如何改观?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纵然我们可以从社会风气、制度缺陷中找到许多理由来解释学术不端,但终究它是人的个体行为,仍然受到自身伦理道德的制约,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应该回到伦理学上来讨论。一、事件切入1.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事由:学校共核查了贺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除作为合作作者的1篇论文外,贺海波作为第一作者的8篇论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剽窃、抄袭原博士导师实验数据,以及一稿两投、部分图表数据张冠李戴、重复发表、擅署他人名字、擅自标注基金资助、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语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结局:原药学院副教授贺海

3、波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此前,贺海波已被开除出教师队伍,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2.上大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教授陈湛匀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跨国投资战略》两篇论文涉嫌严重抄袭。目前校方已决定免去陈湛匀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其相关行政职务也已被撤销。二、学术不端的简单分类1.虚假陈述: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2.损害他人著作权: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或引用时故意篡改内容、断章取义。3.违反职业道德利用

4、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未经许可利用同行评议或其它方式获得的上述信息;未经授权就将上述信息发表或者透露给第三者;窃取他人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4.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将基于同样的数据集或数据子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发表,除非各作品间有密切的承继关系。5.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软件或其它与科研有关的物品。6.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骗取经费、装备和其它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滥

5、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三、社会舆论人民网推出调查《浙大开除造假教授,您怎么看?》,截止当日晚10时,已经有14908位网友参与了投票。惩一儆百,严惩造假人81.5%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管理9.3%正确看待学术成果,从根源遏制7.7%惩罚有点重了1.0%其他,我有话说0.4%网友评论对于又一起学术造假案,网友们表示了近乎一致的看法,就是要严惩学术腐败,严惩造假当事人,还学术界以健康的空气。网友“ABC”:

6、大学里的学术氛围就是让这些腐败的教授搞坏了。应该严惩不贷。网友“人民英雄”:连教授都在造假,那他的学生会怎样呢?简直是不敢想象。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教授根本不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是误人子弟。一定要好好惩罚,让他永远不能回到学校。网友“我是校草”:如今的大学高校也应该开展一场3.15打假活动了,现在是浙大,谁知到全国其它的学校还有没有学术造假。这些人真是害人害己,不仅把自己的教授道路断送了,还影响了他手底下的学生,一起倒霉。网友“TK”:浙江大学啊,这可是全国名校啊!!记得前年复旦大学好像也出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也把那些“教授”开除了。浙大这次做的也很对,要严惩。网友“给我一只猫”:现

7、在的大学已经被经济规律吞噬了,写一篇论文就可以晋升,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奖励,所以有些人就开始不择手段。有一些网友在对浙江大学造假事件表示愤怒的同时,也十分冷静的分析了造成目前中国高校这种学术造假现象的原因。网友“飞扬的一撇”说,要知道,学术论文和太多的利益挂钩,因此面对竞争压力,很多人会这样做(学术造假)。四、本课题小组的问卷调查(一)选择题1.你知道最近发生的浙大博士生、上大博导论文抄袭事件吗?知道不知道2.你如何看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