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

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

ID:14071805

大小:42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_第1页
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_第2页
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_第3页
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_第4页
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稿《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探索轴对称的性质》,选自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课时说课。一、说教材1、本节背景分析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对于图形的变化的探究主要是围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图形的平移等展开的。从本章开始,学生将进行轴对称的相关学习。轴对称的探究主要是围绕轴对称现象、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轴对称设计展开的。对于这些内容,《数学课程标

2、准(2011版)》提出了明确要求: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三角形等)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3、了解轴对称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4、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由此,我们能看出,对于图形的变化,七年级上学期进行轴对称的研究,而下学期则是进行中心对称的研究。这样的教材编排,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理念。我的思考:我认为,轴对称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极广泛的应用,所以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

3、在的轴对称现象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用轴对称的观点来解释现实世界中与图形有关的现象,而且应注重以变换的观点欣赏和分析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探索”二字重在过程,如何让探索的过程更精彩,如何让学生在探索中领悟知识的生成过程,得到思维的锻炼和提升是我追求的目标。2、本节地位分析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本章内容的安排是对小学学习轴对称图形有关知识的延伸。本学期的第一章又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此基础上本章对轴对称现象深入探究,探索并归纳出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

4、相等、对应顶点的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学习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开阔了学生观察事物、探索规律的视野,为探索下一节内容的线段中垂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多边形等的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提供了必要手段,是研究这些图形性质的基础和铺垫。同时也为以后研究中心对称现象提供了研究的方向、思路和方法,也积累并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轴对称的性质也为论证“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我的思考:我认为,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知识层面,更在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层面。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探究方法进行思维迁移,引领探索轴对称性质的方向、方法,然后用探索轴对称性质的方法

5、去探究更多的图形性质。所以本节课的地位不仅承前启后,更在后续的学习中处于重要地位。3、本节内容分析“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是本章内容的第二小节,安排一个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轴对称图形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方法迁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和概括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由此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2、应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是: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对应点的性质的探索。二、说学情我将从知识基础、能力经验、思维特点、学情预设四个方面具体分析:1、知识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简单的轴

6、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探索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准备。2、能力经验来看:学生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是通过重合的方法得出了对应边、对应角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经验,为本节课提供了思维迁移的基础和探究的方向方法。3、思维特点: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但直觉形象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4、学情预设:学生有探究新知的渴求,但也有思维能力困难,设计时注重探究方向的引领和探索方法的指导。数学课堂既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探究知识的方法。所以从教材和学情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方

7、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思维迁移,确定探究方向和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师友互助,小组合作,探索性质,应用性质。三、说模式目前我校推行的教学模式为“和谐互助课堂模式”。主要教学环节有“温故导新,师友互查;自主学习,师友互助;交流分享,师友互补;巩固提升,师友互议;检测达标,师友互评”。主体是“自主学习,师友互助”和“巩固提升,师友互议”环节。自主学习,师友互助环节: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将有疑惑的问题做好标记。自主学习完成后,师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