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

第三章 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

ID:14239629

大小:135.00 KB

页数:92页

时间:2018-07-27

第三章 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_第1页
第三章 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_第2页
第三章 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_第3页
第三章 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_第4页
第三章 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第三章经济景气观测的指标体系及其景气指数经济景气指标是用来描述和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状态、业绩和发展趋势的指标变量。它们一般是数量指标,有时也可以是图表或者是定性指标,经济景气指标体系是一组相互关联的经济景气指标所构成的整体,用以描述整个经济景气的状态和程度,反映经济整体发展的水平和趋势,甚至预先警示经济的异常和风险。因此,经济景气指标体系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和“报警器”。第一节经济景气观测指标体系及其发展宏观经济景气观测指标体系之所以能像“晴雨表”或“报警器”那样发挥

2、监测和预警的作用,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宏观经济的状态和发展具有规律性,存在周期性;第二,许多经济指标伴随着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周期性变化,而且有些指标的周期变化先行于整体经济状态的变化。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探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西方经济学家、统计学家们早在1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经济景气观测的研究工作。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的7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世界各国所熟悉。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发展的4个阶段。一、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发展的早期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2

3、0年代末)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1、当时法国经济学家开始以黑、灰、淡红和大红几种颜色,测定法国1877至1887年间的经济波动。2、1903年,英国出现了描述宏观经济波动的“国家波动图”。但是,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动向的“晴雨表”,西方经济学界公认的还是从美国开始的。3、1909年,美国经济统计学家巴布森创办巴布森统计公司,开始发布关于美国宏观经济状态的第一个指示器—巴布森经济活动指数。1911年,美国布鲁克迈尔经济研究所,也编制并发布了涉及股票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等方面的

4、景气指标。这一时期对以后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哈佛大学拍森斯教授组织编制的“经济晴雨表”和“哈佛指数”。1917年,哈佛大学为研究景气监测,专门设立了“经济调查委员会”,由拍森斯教授主持。该委员会广泛搜集了美国1875-1913年的经济统计资料,编制了“美国商情指数”(即哈佛指数),并从1919年起在《经济统计评论》上定期发布。从历史上看,哈佛指数对20世纪以来美国4次经济波动都作出了较好的反映。哈佛指数的出现对景气指数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构造思想和方法被许多国家效仿。4、1920年,英国由伦敦大学、剑桥大学

5、、中央经济情报会议和英国实业联合会等组织创立了“伦敦与剑桥经济研究所”。该组织与哈佛经济委员会合作,采用哈佛指数方法编制了反映英国经济景气状况的指示器—“英国商业循环指数”。5、1922年,在《瑞典经济评论》上出现了瑞典经济统计学家以哈佛指数方法编制的瑞典商情指数。6、德国在1925年也成立了景气研究所,次年发布了“德国一般商情指数”。此外,还有许多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波兰和日本等都相继开展了景气监测研究,以类似哈佛指数的方法编制经济“晴雨表”。哈佛指数投人使用以后,不仅能指示景气状况,而且能

6、够超前预报,因此一度风行。但是,这种景气指数却未能正确预示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年大危机的来临。正当席卷西方世界的风暴即将到来的时候,哈佛指数却指示经济将继续扩张,从而遭到沉重的失败。后来虽几经修订,终因效果不佳而最后停止使用。哈佛指数的失败以及类似景气指数的衰落,标志着景气监测早期阶段的结束。二、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取得重大进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50年代末)哈佛指数失败后,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继续了景气监测的研究。1、1937年,美国经济在刚经历了一次特大危机之后又陷人一场衰退之中。NBE

7、R的负责人密契尔应美国财政部长的要求,进行了利用经济指标来判断衰退何时结束的研究。密契尔与经济统计学家伯恩斯,研究了近500个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选择了21个指标构成超前指示器,指出了经济转折的可能时间。这一判断的成功使得景气监测的研究再度兴起。2、由于战争的影响,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在战后50年代取得重大进展。1950年,NBER的经济统计学家穆尔,在30年代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主持了建立新的景气监测系统的工作。穆尔从近千个统计指标的时间序列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21个指标,构成了一个新的监测系统。这个系

8、统由先行、同步和滞后3种指标构成,以客观经济综合状态为测度对象,采用了多指数信息综合方法—扩散指数(DI)。此后,该系统又经过多次修订,保证了有效运行。扩散指数法从理论到实践在效果上都被充分肯定,从此成为构造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三、经济景气观测体系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60年代末)自60年代起,景气监测系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61年,美国商务部正式将NBER景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