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ID:14245817

大小:586.22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07-27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1)工程名称:黄桷坪体育公园人行天桥工程2)参建单位:建设单位:重庆市临空都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地勘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四川万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坤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黄桷坪体育公园人行天桥上跨双湖路与黄桷坪体育公园路,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黄桷坪体育公园与心海湾小区之间,天桥跨径长27米.722m+28.320m,宽4米(净宽5米),梁体采用变截面钢箱梁形式。箱梁梁高1.1m,顶宽4.0m,底宽2.0~4.0m。天桥桥墩采用钢管混凝土圆形桥墩,桥墩采用直径1020mm厚度16mm的

2、钢管内浇筑C50补偿收缩混凝土形成,限制膨胀率为2×10¯²¯²~4×10;二次浇筑混题土露出地面不小于100mm;钢柱除加劲板采用Q235B外余均采用Q345B钢;桥墩与钢箱梁固结。桥墩基础为机械钻孔桩,桩基直径1.5m。天桥1#、3#梯道宽2.5M,2#梯道宽3.0M,梯道及平台采用钢箱粱式,梯道上端与天桥箱梁焊接连接。梯道墩柱采用两种矩形截面,其尺寸分别为0.5×0.5m、0.65×0.65m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基直径1.5m、1.2m;桩与桩间的净距在7m~28m左右,桩身砼强度等级为微膨胀砼C30。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5。天桥钢箱梁跨中设置26mm预拱度,其余位置均按抛物线进行

3、分配,钢梯道梁不设置预拱度。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详见施工组织设计和勘察报告。4).工程难点分析本工程地处繁华地带,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拟建场地以黄桷坪体育公园交叉口,场地面侧分布有心海湾、金碧园、天工.龙凤居和航空花园小区之间,场地原始地形为斜坡地貌,交通为三叉路口,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成孔工艺。但是根据勘察报告,地下水位比桩底要底,要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成孔工艺,工程桩施工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①主要设计内容包括人行天桥主体及两侧梯道,交通区位优势明显。②为确保施工时现有交通安全及双湖路交通正常通行,开挖

4、前,通道两侧设置临时施工安全防护围挡、安全警示牌、警示标语、警示指示、交通信号牌等。本工程桩为人工挖孔灌注桩,为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按建质【2009】87号文和地方相关法规,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分别为1#、1C#、1A#、2A、2、3、3A、3B。共8根1、地勘报告、工程基础概况基础形式人工挖孔桩基础孔桩类型端承桩持力层中风化砂岩层孔径12001500嵌岩深度嵌岩桩:不小于2.5倍桩径且桩底距离开挖基底不小于2.5倍桩径;非嵌岩桩:深入开挖基底不小于1/3桩长孔桩深度6m~10.5m孔桩护壁上口厚度230mm,下口厚度150mm;Φ8@200,Φ16@200,混凝土强度C

5、25混凝土强度桩身C30微膨胀砼孔桩钢筋Φ12、Φ251、地形地貌场地原属构造剥蚀浅丘斜坡地貌,现已修建市政道路,地势东南侧高,西北侧低,勘察范围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黄桷坪体育公园交叉口,场地面侧分布有心海湾、金碧园、天工.龙凤居和航空花园小区之间,场地原始地形为斜坡地貌,现已平场开挖,、场地高程范围478.95m~482.07m,高差3.12m,勘察区相对高差较小。气象、水文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极端最高气温43℃,出现日期:2006年

6、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出现日期1955年1月11日。(1)降水量勘察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082.6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日最大降雨量266.6mm(出现在2007年7月17日),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3)湿度勘察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9%,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4)风力勘察区主要风向为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1

7、、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上位处龙王洞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实测岩层地层产状125°,∠16°,层面裂隙较发育,张开1-3mm,粘性土填充,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调查周边基岩出露情况,主要发育2组裂隙:裂隙j1:倾向为25°,∠30°,裂隙间距1-2m,延伸长度2-8m,裂隙闭合-微张,张开度0-3mm,裂面较平直,大部份无充填,局部岩屑夹泥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