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

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

ID:14354207

大小:7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8

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_第1页
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_第2页
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_第3页
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_第4页
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范明泰杨臣堂李三治唐红波(洛阳坤宇矿业有限公司河南洛阳市471700)摘要:通过应用价格法、类比法、统计法、方案比较法对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合理的工业指标,对资源合理利用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矿床工业指标是划分矿与非矿的标准,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依据。工业指标确定得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到地质勘探工作的进行和地下资源的利用,而且直接影响着矿山企业的建设与生产。随着近年来采、选、冶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以及黄

2、金价格上涨,原有的工业指标已不能满足当前资源合理利用和提高企业合理经济效益的要求。为了修订适合矿山生产经营的工业指标,必须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性质及其加工技术性能、黄金市场价格以及矿区建设条件、矿山生产经营效率等因素研究探讨。1矿床地质特征及采、选条件1.1矿床地质特征上宫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熊耳山隆断区,花山-龙脖背斜南翼。受康山-上宫大断裂控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下熊耳群中、下段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玄武岩。区内断裂构造分为北东向、近南北向及东西向三组,北东向断裂纵贯矿区,为主要

3、的控岩控矿构造。区内岩浆活动发生在晚元古代早期,形成了下熊耳群火山岩系,伴随火山活动也形成了一些浅成相的岩株,岩脉(墙)及超浅成-次火山相侵入体。上宫金矿床赋存在金硐沟含金构造蚀变岩带(以下简称矿带)的北东端。矿床类型是重熔岩浆热液形成的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矿区范围内,矿带自南西向北东逐渐撒开趋势,形态似帚状。在整个矿带内,自西向东,又进一步划分为六个次级矿带。其编号依次为Ⅰ、Ⅱ、Ⅲ、Ⅳ、Ⅴ、Ⅵ。Ⅰ、Ⅱ、Ⅲ矿带分布在整个矿带的下部(称下矿带),Ⅳ、Ⅴ、Ⅵ矿带分布在整个矿带的上部(称上矿带)。其中Ⅰ、Ⅳ矿带自南西向北东纵贯全区。

4、Ⅱ、Ⅲ矿带依次分布在Ⅰ矿带上部,与Ⅰ矿带相辅而行。Ⅴ、Ⅵ矿带依次分布在Ⅳ矿带上部,与Ⅳ矿带相伴而生。各矿带之间相距宽度最大65米,最小2米,一般在10米-45米。在地表Ⅱ、Ⅲ矿带具分枝复合现象,在倾向上看,Ⅰ、Ⅱ或Ⅰ、Ⅲ矿带有分有合的现象。Ⅳ、Ⅴ、Ⅵ矿带时分时合现象更是普遍存在,而且很多地段Ⅳ、Ⅴ矿带分不开。I矿带长2200米,出露最高标高1340米,控制最低标高276米,高差1064米,平均宽6米。I矿带的产状具有一定规律的变化。走向20°-75°,平均49°,倾向北西,倾角从41°-82°,平均58°。Ⅱ矿带长900余米,

5、出露最高标高1325米,控制最低标高351米,高差974米,平均宽6米。走向平均46°,倾向295°-335°,倾角最大72°,最小38°,平均63°。Ⅲ矿带长1000米,出露最高标高1325米,控制最低标高424米,高差901米,平均宽7米。走向与Ⅱ矿带基本一致,平均52°,倾向北西,倾角最大67°,最小54°,平均62°。Ⅳ矿带纵贯全区,长2200米,向北东仍有继续延伸的趋势,地表出露标高1345米,控制最低标高500米,高差845米。地表出露宽度平均18米。走向43°到55°,平均51°,倾向北西,倾角最大61°,最小5

6、4°,平均58°。V矿带长750米,出露最高标高为1340米,控制最低标高为612米,高差728米,平均宽23米。矿带走向平均44°,倾向北西,倾角平均62°。Ⅵ矿带长700米,向北北东延出矿区。出露最高标高为1255米,控制最低标高为743米,高差512米。地表出露宽平均6米。矿带走向平均25°,倾向北西,倾角平均62°。矿床中各矿体赋存在各矿带中。矿区内共圈出主要矿体6个。Ⅰ矿体长262米,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倾向317°,倾角61°。平均厚度0.97米,厚度变化系数100%,属厚度较稳定型矿体。平均品位5.17×10

7、-6,品位变化系数87%,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矿体。Ⅰ9矿体长286米,矿体呈脉状、似板状,矿体倾向317°,倾角62°。平均厚度1.62米,厚度变化系数91%,属厚度较稳定型矿体。平均品位5.76×10-6,品位变化系数91%,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矿体。Ⅰ12矿体长746米,矿体呈脉状、薄板状,矿体倾向317°,倾角60°。平均厚度1.79米,厚度变化系数74%,属厚度稳定型矿体。平均品位6.72×10-6,品位变化系数99%,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矿体。Ⅱ1矿体长480米,矿体呈豆荚状、脉状,矿体倾向317°,倾角71°。平

8、均厚度2.02米,厚度变化系数88%,属厚度较稳定型矿体。平均品位10.61×10-6,品位变化系数109%,属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矿体。Ⅲ6矿体长560米,矿体呈脉状,矿体倾向317°,倾角63°。平均厚度1.04米,厚度变化系数107%,属厚度较稳定型矿体。平均品位8.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