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外教育简史》作业资料要点

2013年《中外教育简史》作业资料要点

ID:14397509

大小:69.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8

2013年《中外教育简史》作业资料要点_第1页
2013年《中外教育简史》作业资料要点_第2页
2013年《中外教育简史》作业资料要点_第3页
2013年《中外教育简史》作业资料要点_第4页
2013年《中外教育简史》作业资料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中外教育简史》作业资料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教育简史一、填空、单选、多选:1、中国古代教育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起,到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时止。2、西周的文化教育特征是(“学在官府”),即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为奴隶主国家所占有、享受和管理。3、西周的小学教育包含(德、行、艺、仪),尤重孝亲父母、友尊贤良、顺事师长一类德行的培养,以造就有(德行、武功)的未来(统治者)打下基础。4、西周的大学入学年龄通常始于(15岁),(九年)完成学业,大学设在郊外,天子的大学四周环水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半周环水叫(泮宫)。5、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统称为(国学),设在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统称为

2、(乡学)。6、六艺教育中的六艺含(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起源于夏代,发展于商代,完善于西周。7、私学兴起于春秋中叶,繁荣于春秋战国之交,大盛于(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士阶层)的崛起。生活于春秋战国末期的(孔子)虽非私学开创者,但在私学办学中最为著名。8、孔子坚持(“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主张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9、孔子主张通过从平民中“举贤才”,以德政治国,在教育上相应提出培养“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儒”),具体的培养路线就是(“学而优则仕”)。10、孔子整理的、被后人称为“六经”的六种教材是:(《诗

3、》、《书》、《礼》、《乐》、《易》、《春秋》)。11、孔子注重启发诱导,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作为教师教学的一般技巧要求。12、(《学记》)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思维的专门化,其理论体系的完整、理解教育教学问题深入细致,表现相当高的理论水平和民族特色。211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治国方针与文教政策,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和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14、汉代时期,除了太学之外,还首设了传授文学艺术的(鸿都门学)、(地方官学),以及传授经学的(

4、经馆),识字启蒙的(书馆)等私学。中国封建社会学校体制在汉代初步形成。15、唐初统治者取得政权后“偃武修文”,确立了(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隋朝设立国子寺,后又改称(国子监),唐代的(国子监)统辖属下各学校,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加强,以(经学教育)为主题的学校发展形成高潮。16、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于(隋朝)而确立于(唐朝)。唐代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国子监和有关官学的学生,经所在学校考试合格后送考,称为(生徒);二是由地方政府经逐级考试选拔后送报尚书省考试,称为(乡贡)。唐朝考试科目有两类: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下诏举行的(制科

5、)。17、韩愈提出教师的任务包括三方面:(传道)、(授业)、(解惑)。18、北宋的三次兴学分别是(“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19、《白鹿洞书院学规》中的治学顺序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0、唐朝私塾多用的启蒙教材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21、洋务学堂教学内容引进了(“西文”“西艺”),教育和教学组织形式则模仿西方近代(学校制度),中国近代新式学校与此萌芽。22、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大致可分为(方言学堂)、(武备学堂)、(实业学堂)。23、(京师同文馆)既是洋务学堂的开端

6、,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标志着学习西方由观念转变为实践。2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1896年8月孙家鼐在创办京师大学堂时提出了学堂的宗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5、(京师大学堂)筹办之际发生了戊戌政变,维新教育的诸多举措均被废,惟其独存。也是百日维新中一项重大教育举措。2126、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学制文件,合称(《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首个正式颁布而未实行的法定学制。1904年,清政府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文件,统称(《奏定学堂

7、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法定学制。27、(1905年9月)光绪皇帝下诏,从次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宣告了产生于(607年)的,并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28、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29、1922年11月以大总统令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30、1930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撰成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

8、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新教育大纲》)。31、(陶行知)于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