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ID:14447876

大小:8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8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研究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研究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研究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研究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前言1一心理健康的含义2(一)何谓健康2(二)何谓心理健康2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22.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2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3(一)角色认同3(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三)正确的自我控制3(四)具有教育独创性3三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4(一)职业适应性方面4(二)认识方面4(三)情感方面5(四)人际关系方面5(五)性格方面5四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6(一)职业压力6(二)社会支持6(三)学校因素6五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7(一)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7(二)影响师生的关系7(三)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8(四)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8(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

2、的养成9六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10(一)体制层面10(二)社区层面10(三)学校层面11(四)个人层面11七总结12参考文献1313前言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导向。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已成为现代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据《教育与职业》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今有20%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有的由于心理障碍无法坚持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休学或退学,有的甚至不堪学习、生活重负而选择了轻生的道路,这虽与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关,但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偏颇,毫无疑问,教师也应承担相当的责任。

3、13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一)何谓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把健康概念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并提出具体的健康标志: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4、;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二)何谓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仅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而且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的人从事某种活动一般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自身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潜能,不能达到理想水平,就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某种干扰,遇到了某些障碍,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中。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

5、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2.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13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俞国良教授在《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撰文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标准。(一)角色认同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

6、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积极与他人做真诚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三)正确的自我控制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7、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四)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