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ID:21452152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_第1页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_第2页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_第3页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_第4页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翟万友内容提要:心理健康的目标即全面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教育实践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其结构,使该心理系统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1、认知功能正常;2、情绪反应适度;3、意志品质健全;4、自我意识客观;5、个性结构完善;6、人际关系协调;7、社会适应良好;8、人生态度积极;9、行为表现规范;10、活动效能吻合。后者指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培养高尚美好的品德。塑造完善的个性。使人生价值在一定的时代和环境下能够完全得到体现。教师心理不健康主要原因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1

2、、社会因素,2、职业原因,3、个人因素。教师言行的消极影响美国学者普雷斯科特(D.A.P)在检讨美国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消极影响之后,指出,教师的不良言行及不科学知识构成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是有害的。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其言行情绪必然是积极的,对学生影响也必然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对学生起着暗示作用。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的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教育工作是一件关系到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极为复杂的职业。教师以科学的真理去教育人,以完美的人格去影响人、塑造人,应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恪守的信条。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概

3、念(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理发挥成最佳状态。在我国,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以上所述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社会适应标准和发展性标准。1、认知功能正常;2、情绪反应适度;3、意志品质健全;4、自我意识客观;5、个性结构完善;6、人际关系协调;7、社会适应良好;8、人生态度积极;9、行为表现规范;10、活动效能吻合。后者指全面提

4、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培养高尚美好的品德。塑造完善的个性。使人生价值在一定的时代和环境下能够完全得到体现。(二)教师心理素质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4教师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中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显著影响的,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教师心理素质是一个结构和过程统一的系统,作为一个系统,若其结构完整,在与环境、他人互动过程中各个成分能协调有效的运行,那么,教师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如果教师的心理素质系统结构不完整或不够完善,系统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某个环节上存在问题,致使该系统的功能出现失调,教师在

5、教学活动或生活中不能良好地适应或潜能得不到正常发挥,那么教师的心理就不够健康或者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心理健康的目标即全面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教育实践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其结构,使该心理系统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而具有不同的涵义。根据教师织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1、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的投入教育工作并取得成就,免除不必要的忧虑。2、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

6、正常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并在交往中得到支持,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别人,在师生教学活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领导理解、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3、能够正确的认识、体验、控制自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工作目标,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能力。4、具有教育、教学的独创和果断性。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创造。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业等。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理解和使用教材。5、生活、工作积极乐观。教师的劳

7、动对象是人,乐观的情绪健康对工作尢为重要,不将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能够冷静地处理课堂中的不良事件;对学生一视同仁。积极乐观的对待个人生活中的一切。二、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原因(一)教师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导致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教师心理行为问题的形成途径,也是各异的,因此,表现也是多样的。4其一是生理、心理症状。(1)抑郁。表现为情绪的衰竭,长期精神不振,对学生漠然,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等。(2)焦虑。主要是忧虑,非特性的焦虑,预期焦虑等,生活当中的这些现象不能忍受占据了主导地位,长期存在就伴随着身体上的症状。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解决,便会产生深层次的

8、心理行为问题,如成就感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