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

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

ID:14486606

大小:5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9

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_第1页
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_第2页
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_第3页
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_第4页
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兼谈商标的使用权张玉敏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编者按:关于“反向假冒”问题,曾因几起案例的发生,在理论界、司法界引起了较为激烈的讨论。2001年修改的商标法将此问题规定在第52条中,这场争论似乎有了一个结果。但学术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一部分学者仍然在思考这个问题,表明该问题并没有得以根本解决。本刊选登的这两篇文章,阐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学术探讨虽无孰是孰非之论,但解决问题的法理基础、思考方式及合理机制却应是越辨越明。期望更多的人再次关注这个问题。  1994年

2、是我国商标法理论与实践进程中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一件新型的商标纠纷案件再次让我们感到理论常常是灰色的——这就是著名的“枫叶”诉“鳄鱼”案:北京百盛轻工发展有限公司将北京市京工工业集团服装一厂生产的西裤商标“枫叶”撤换成“鳄鱼”商标再进行销售,从而引发了这场风波。但是理论界马上以迅速的反应和热烈的讨论向我们昭示:不断发展的理论同样会是常青的。这场讨论体现了理论界对真理的永恒追求,也展现了学者们的社会责任感。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首先,理论界对北京百盛公司这种行为的是非评判态度几乎一致,即这种行

3、为必须加以禁止(只有少数学者持相反态度[1])。为了在理论上解决这一全新的问题,理论界把注意力放到了英美法上的反向假冒理论。反向假冒理论是英美法中假冒理论的组成部分,它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一是去掉他人商标,换上自己的商标将商品再行销售;二是去掉他人商标在无商标的情况下进行销售。[2]前者为显性反向假冒,后者为隐性反向假冒。这场冠以“反向假冒”名义的讨论,在取得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在它的性质认识方面却发生了严重分歧。有认其为商标侵权者,[3]有认其为不正当竞争者,[4]有认二者皆是者,[5]有认二者皆非者,[6]甚至还有认为其侵犯企业法人名称权者

4、,[7]一时间学界百家争鸣。其中关于反向假冒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是这场争论的焦点。直到2001年10月修订的《商标法》第52条明确规定商标反向假冒构成商标侵权,这场争论才开始慢慢降温,似有偃旗息鼓之势。但是在此修订之前理论界对反向假冒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普遍态度是否定的;而且,就笔者看来,否定论者的理由要比持肯定见解者更充分。因此,《商标法》第52条的修改与之前学界讨论的延续性不大,即《商标法》将反向假冒行为定性为商标侵权事实上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所以现在我们再来回顾这一问题,作一番分析检讨,也许并非全无意义。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

5、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本文拟从对反向假冒商标侵权否定论的批判开始,指出我们在考察反向假冒的时候忽视的一个不该忽视的问题——商标的使用权。进而笔者指出商标反向假冒是一种侵犯商标使用权的行为,并同时分析我国《商标法》对反向假冒行为规定的缺陷。  一、反向假冒商标侵权否定论之批判  对商标反向假冒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持否定态度的学者,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立论:一是商品、商标、商标权三者关系的角度;二是商标权与所有权关系的角度;三是商标权利用尽理论。[8]下面我们便因循否定论者的思路逐一进行考察。  (一)商品、商标、商标权三者关系的角度  从

6、这一角度出发,否定论者指出,商标功能的发挥以商标与商品相结合为前提,因此就一件具体的商品而言,在其上是否存在注册商标权应以该注册商标是否已和该商品相结合为标准进行判断。如果两者处于结合状态,该注册商标权存在,否则在该商品上不存在该注册商标权。在商标反向假冒中,被反向假冒人的注册商标已脱离了其核定使用的商品,在此分离状态下,该商品上不存在其注册商标权。因此反向假冒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虽然笔者对“就一件具体商品而言,其上是否存在注册商标应以该注册商标是否和该商品相结合为标准进

7、行判断”的看法持有异议,[9]但是即使是在这种思路上,否定论者也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明显的陷阱。就一件具体商品而言,是否存在商标权应以其是否与商标结合进行判断,在反向假冒之前存在商标权,在反向假冒之后则不存在商标权,也就是说反向假冒行为使原先存在的商标权消失了。如果这么有意思的现象还没有引起否定论者的注意,那我们不妨换一个观察问题的方式:如果你有一项权利,而他人却通过一定的行为(比如反向假冒)使你的权利消失了,难道这种行为不构成侵权?按照否定论者的思路,反向假冒行为使商标权人在某一商品上的商标权消失了,而这种行为没有合法根据,这不正是商标侵权么?

8、  (二)商标和所有权关系的角度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从该角度,反向假冒商标侵权否定论者指出,在反向假冒中,行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