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

ID:14531388

大小:6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_第1页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_第2页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_第3页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_第4页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实施方案花梨中学教务处二OO九年十月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研究一、课题的概念界定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室为研究场所,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二、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的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为此,坚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成了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首选策

2、略。首先,农村初中校本教学研究,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需要。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该跳出无反思的、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不仅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而且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要有效组织教学,而且要研究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即教师不仅要有课程意识,而且要有教学研究的能力。其次,农村初中校本教学研究,是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需要。近年来,我县农村初中在毕业与升学考试中的合格率、优生率及平均分都明显地低于县城学校。以2007年升入市重点高中的人数看,县城内四所初中上市重点高中学统招线的人数占全县17所农村初中总数的3

3、5﹪。造成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县城学校相比,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等。事实表明:富有实效的校本教学研究活动,能使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研讨教学方法,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为教师群体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搭建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第三,农村初中校本教学研究,是改变农村初中教研现状的需要。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有了活动的雏形。但教研活动还存在着“气氛沉闷”、“高唱赞歌”等老大难问题。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先进的教学经验得不到总结,先

4、进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很好的传播,先进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很好的推广。第四,农村初中校本教学研究,是提升我校办学品位的需要。我校是一所地处构皮滩库区移民重镇的农村初级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参差不齐,教育科研水平相对薄弱。综上,我校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决定抓住贵阳市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研究”的契机,认真开展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模式的研究,创建符合我校实际和发展要求的校本教研模式。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推进学校的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

5、发展,形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享经验、共同提高和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呈现勇于创新、勤于工作、善于钻研、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使一批爱业、勤业、精业的教师脱颖而出。3、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使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进入“乐学”的境界。4、有利于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四、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花梨中学。五、课题研究的内容调查了解我县部分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现状,探索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的形式、方法、措施,形成适应农村初中

6、的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学校和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与实验的实施主体,必须对这项改革的目标、任务及其核心理念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必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主要包括:①中学(七-九年级)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②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③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2、教学方式的研究。教学方式的研究重点是课堂实效性研究,包括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研究。改革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旨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策略和体系,充分落实学生的

7、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构建“优质、高效、低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关系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教学评价的研究。教学评价的研究重点是研究如何改变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实行学生学习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视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态度、情感以及实践能力和多元潜能的综合评价;研究如何将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自评、互评与师评等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增强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如何促进评价的方式方法的改

8、革,并通过大量具体的操作实践和验证分析,逐步建立起符合我校实际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体、开放、多元的评价体系。4、教学突发问题、热点问题的研究。针对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