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中日关系

专题七 中日关系

ID:14659331

大小:3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专题七  中日关系_第1页
专题七  中日关系_第2页
专题七  中日关系_第3页
专题七  中日关系_第4页
专题七  中日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七 中日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热点专题七:2009年关于“中日关系”【热点背景】:一、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发生于公元1868年)。二、2008年10月24日,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出席招待会并致辞。胡锦涛在致辞中指出,30年前,邓小平同志和福田赳夫先生等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战略决断,推动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这是继1972年两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文件。【知识梳理】:一、友好交往:(汉朝至宋元

2、时期)(1)两汉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政治交往: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帝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2)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全方位的交往:互谴使节;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学;贸易往来;人物:中国高僧鉴真。(3)宋元时期与日本的往来:南宋和日本交往频繁;元代海船直通日本。二、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4)明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①日本武士勾结中国沿海奸商形成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抗倭;②1592和1597年,日本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③明朝

3、中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后期,明政府实行海禁,影响了中日贸易的发展;(5)清朝时期与日本的交往: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三、日本两次大规模的侵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中心店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成为亚洲的强国;(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

4、①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②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③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④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⑤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⑥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⑦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

5、深;⑧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四、23年的冷战对立:(1949年~1972年)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五、30多年友好和平交往:(1972年至今)(1)1972年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1972年~1992年是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时期,1998年以来则是旨在构筑“

6、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因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2)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目前出现“政冷经热”的局面。随着经济大国地位确立,日本要求在政治、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六、近代史上的两次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给我们的启示: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带来灾难,亚洲

7、人民应时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势力。(2)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教训与启示: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使我国迅速强大起来);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启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和平发展始终是硬道理,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护和平,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国策;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与自信气概;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七、日本的“发展史”:1、1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2、5世纪时,大和统一日本。3

8、、646年,孝德天皇仿效隋唐进行改革的“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4、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的日本:竭力对外进行扩张,开拓市场,掠夺资源,攫取巨额赔款(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5、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