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ID:14662382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1页
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2页
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3页
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4页
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反馈教学的有效手段。现在的确有不少老师把试卷讲评看成自己的“专利”,习惯于从第一题依次讲到最后一题,没有层次,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没有重点,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现成答案,紧跟老师一个思路去领悟问题,很少有机会参与或独立解决某一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已具备的一些学习能力,影响了数学教学及数学学习的效率。试卷讲评应充分体

2、现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把肯定学生成绩、发现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下面就如何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谈谈笔者的认识和做法。  一、课前准备――粗细结合,充分准备  1.抓住讲评的最佳时机  有些教师为了及时反馈考试的信息,往往是考试完就立即进行试卷批阅工作,第二天上课就把试卷发给学生开始盲目地讲评试卷,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而且有些学生做错的题目并不一定是不会,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很快就能弄明白,无需老师讲评。因此,教师在发下试卷后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更正,但是这时

3、间不能太长,要在学生还处于思维的活跃兴奋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还很清晰的时候进行讲评,这样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做好试卷及学生的考情分析  教师在设计试卷讲评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课程资源、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磨课――磨教学目标,明白这节课究竟要干什么、能干什么;磨课程资源,对教学资源剪裁取舍以促使其上通目标下达学生,把握学情,预见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有机处理预设与生成;磨教学环节,清楚哪些环节是必备的,哪些环节还可以优化;磨教学细节,探讨哪些细节可以更精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增进学生学习结果、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比如统计基础题、常规题、提高题及他们的得分率,分析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哪些是考查同一知识点或同一思维能力的;统计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及各分数段的人数;统计每题的得分率、同一错误率,做错的同学具体是谁等情况。通过统计,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教和学双方彼此了解的前提下,试卷讲评课才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堂讲评――解剖病题,对症下药  试卷讲评前我们要通报有关数据让学生心中有数,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准确定位,但这里绝不公布学生成绩,更要注意保护部分

5、成绩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在试卷讲评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进步学生进行表扬,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总之,试卷讲评课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切忌挖苦、训斥、侮辱学生人格,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我上试卷讲评课的原则是:会的不讲,讲了还是不会的不讲;易错点、重点知识精讲,规范思路反复讲;要尽量多讲些学生听完课后可以作为抓手的东西,让学生有提升的空间。试卷讲评中,拒绝“逐题全体讲练”,做到“有取有舍分类指导”,一般是要“讲

6、透错误率最高的题目、讲清迷惑性最大的题目、讲活能举一反三的题目”。同时,还要讲透学生“失误之处”。切忌平均用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1.自悟互教,促反思――提高讲评实效  曾作过关于考试之后学生对试卷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方法的调查。当问到,进行完一次测试后,你对试卷中出现的疑问或不解之处是等老师讲评时才弄清楚,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自行解决时,学生的回答是,大多数问题均可做到自行解决,其中以同学讨论为主,只是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听老师分析后才会弄明白。讲评时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和领悟,效果会比教师讲更好。  第一步:不借

7、助于书本或他人,自我独立改错;  第二步:回归课本,借助教科书、笔记和同学的帮助等进行改错;  第三步:反思平时学习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情况,自觉查漏补缺。  2.解剖典例,追溯误区――弥补思维缺陷  每次批卷时我都会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有许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这时我一般会综合归纳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定下几道较为典型的错例做案头分析,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上犯错误?”从而找出学生在思考能力上存在的缺陷和思维方法上存在的偏颇。  反思总是与行为改进结合在一起,通过反思,能让学生明白使用定理时,一定要养成检验定

8、理的条件是否成立的习惯,把错误作为自己反思的资源,审慎地观察所用知识和方法的依据,仔细地检验结论是否正确,从而深刻理解数学定理的本质含义,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的习惯。  这样以学生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研讨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归纳总结,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给学生进一步实践和总结的机会,学生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几个题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