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ID:14803889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柳河子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此项工作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

2、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中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通过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提高其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不断认识和发展心理潜能。心理健康教育的

3、目标分为发展性、预防性和矫正性三个层次,重点是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已经把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是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4、中学德育大纲》也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讲过:“提倡素质教育其本质是要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四有新人’。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以“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三高”为特征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高耐挫力,以正常的心态,正确地面对竞争中的挫折和失败,学会合作,防止消沉、颓废、沮丧、偏激的心态出现,在此背景下,心理卫生学、心理

5、健康学应运而生。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其目标可以归结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教育主张,这一切都必须以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条件。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心理负荷在加重,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20%的人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至于日常生活中

6、就可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轻微的心理问题在人群中更是大量的存在。当代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心身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特别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盼子成龙成凤的压力,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患得不到及时地排解,消除与矫治,这就使得中学生心理不健康或不健全的比例更大。据上海1994年的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具有心理障碍,要排解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心理素质、个性特征、

7、情感意志和人际适应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学校必须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心理是人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和背景,是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就学校而言,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认真关注和考虑的,因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效果,如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的挖掘与培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美好情感的培养与激发以及顽强意志的培养与锻炼,无不取决于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从此种意义上可以说,心理素质成为各项素质教育的基础,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首先要做好学生心

8、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二、环境创设1、创建学校心理教育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建设主要包括:(1)学校健康政策。学校营造一种相互关心、信任和友好的氛围,对困难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把心理咨询纳入教育计划,由专人负责制定教育政策,建立心理咨询和体检制度,开展免疫接种,预防疾病传播;校内全面禁止吸烟和使用非法药品,禁止学生饮酒;注重全体学生心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