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

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

ID:14839636

大小:6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30

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_第1页
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_第2页
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_第3页
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_第4页
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河北中考试卷评析语文:考查“真”语文突出语文因素今年我省中考语文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循《河北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秉承着“稳定中谋求发展,变化中力求创新”的原则,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试题选材贴近搭配合理,卷面布局美观大方,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也有利于发挥教学的导向作用。一、具有浓郁的语文因素打开今年我省的语文试卷,学科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浓浓的语文味扑面而来。试卷第一部分考察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第1题考查了语文工具书的使用,要求考生分别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检索给出的汉字,填补了我省中考试题的空白

2、。此外,还考查了在具体语境中对错别字的辨识与修改,这道题对正确书写汉字、减少错别字是一个良好的导向;第2题考查名句名篇积累的默写,体现了对语文课本中名句名篇积累的重视;第3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与运用,意在引导学生确切把握成语的含义,进而学会运用成语提高语言的表现力;第4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意在引导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进一步扭转学生中乱用标点的倾向,培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第5题考查对语病的修改,意在引导加强语法知识的教学,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第6题要求从《西游记》这部文学名著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并根据所给的例句仿写句子。既考查了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情

3、况,又考查了语言的运用,可谓一举两得。试卷第二部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浓郁的语文味。古代诗词阅读,选取的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第8题要求从所给出的四个古诗句中选出与“断肠人在天涯”19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既考查了对这首散曲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对其他四首诗的相关内容的理解,这就扩大了阅读的范围。这道题设题非常巧妙,是这份试卷的亮点题目之一。文言文阅读,无论是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语句的翻译,还是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都是语文因素的考查。其中第10题要求用朱自清《春》中的句子描述加线句子“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

4、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hui)面而髻鬟(jihuan)之始惊也”所写的景物,既考查了对加线句子内容的理解,也考查了对现代文名篇的背诵,使古今语言相沟通。说明文阅读,选取的是社科说明文《中国第五大发明—文字》。无论是选文内容,还是试题的设计,都体现了语文因素。其中第18题要求从“尘、吠、诽”中任选一个,说出这个字所引发的想象和联想。这是根据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点而设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亮点试题。记叙文阅读,也是如此,无论是填写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还是对词语特定含义的理解,还是分析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以及为选文补写描写雪景的文字,等等,都具有鲜

5、明的语文印记。今年的作文试题,要求根据“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这一开头进行续写,所写素材是课外语文学习。从考查的内容与形式来看,同样体现了语文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今年我省的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真”语文的理性回归,凸显了语文学科特点,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二、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今年的语文试卷具有更为宽阔的语文视野,体现了鲜明的大语文学习理念。这是试卷的另一个显著特点。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课本中,它的天地是非

6、常广阔的。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语文学习只有联通,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第3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使用,涉及的社会生活情景包括四川芦山地震、欧债危机、电视诗歌朗诵会、古村落旅游,这些都是真实的生活情境。第5题考查语病修改,选择的是生活中的两则广告语。如“优质的服务使宴宾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起业界瞩止的重要原因”,这句话的病因是句式杂揉。如“本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和防静电,能够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这句话的病因是成分残缺。从生活中选取语言材料加以考查,意在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6题考查名著阅读,可

7、以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名著,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19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目前,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过小,阅读面过于狭窄、用大量做题代替阅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今年试题对阅读教学的正确导向是不言而喻的。文言文阅读逐渐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今年的文言文阅读与往年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一是课内外文言文各自独立,分别单独命题;二是课外文言文的文字量、题目数量、分值均多于课内文言文。真正考查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