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pdf

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pdf

ID:149063

大小:195.6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6-27

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pdf_第1页
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pdf_第2页
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pdf_第3页
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pdf_第4页
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01.140A14备案号:18132WH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Thestandardfordistinctionofthechineseancientbooks2006-08-05发布2006-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发行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邮政编码:100034E-mailcbs@nlc.gov.cn(投稿)btsfxb@nlc.gov.cn(邮购)网址:www.nlcpre

2、ss.com电话:010-66139745,66175620,6612615366174391(传真),66126156(门市部)北京四季青印刷厂印刷*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6千字2007年1月第1版2007年1月第1次印刷*统一书号:7201.163定价:10.00元WH/T20-2006目次前言…………………………………………………………………………………………………………Ⅱ引言…………………………………………………………………………………………………………Ⅲ古籍定级标准…………………

3、……………………………………………………………………………1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定级标准…………………………………………………………………………………………………4参考文献……………………………………………………………………………………………………6ⅠWH/T20-2006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

4、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2-2002)中的规定编写。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本标准由国家图书馆负责起草。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和陕西省图书馆。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李国庆、李致忠。ⅡWH/T20-2006引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

5、献。其中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发展,使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古籍得以世代相继,绵延不绝。其数量之多,古人每以“浩如烟海”喻之。自古以来,古籍频遭兵燹、水火等人为、自然之灾难,幸免厄运而流传至今者,百不一存,尤显珍贵。综观古籍传本,因产生时代不同,有宋椠元刊之别;因所载内容不同,有价值高下之分;因写印技艺不同,有精美粗劣之异。研究古籍传本的特征与异同,辨别古籍传本的真伪与优劣,进而确定古籍传本的级别等次,最终实现对古籍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

6、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记述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有关精神,参照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鉴别善本古籍的“三性原则”,以及该目列举的收录善本古籍的“九项条件”(两者简称“三性九条”),同时考虑全国现存善本和普本古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定级对象:汉文古籍。全国现存其他特种古代文献,如甲骨、简策、帛书、敦煌遗书、金石拓本、舆图、书札、鱼鳞册、契约、文告、少数民族语文图书,以及域外翻刻、抄写的中国古籍,如和刻本、高丽本等,不在本定级范围之内。ⅢWH/T20-2006古籍定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籍基本术语和

7、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单位使用。2术语和定义2.1古籍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2.2版本一书经过抄写或印刷而形成的传本。指书籍具有的特征,如书写或印刷的各种形式,内容的增删修改,一书在流传过程中卷帙的存佚,以及书中所形成的记录,如印记、批校、题识等。2.2.1写本缮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宋及宋以前缮写、宋代以后著名学者及名家缮写、历代缮

8、写的佛道经卷等均称写本;历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缮写的巨帙原本,如明辑《永乐大典》、清修《四库全书》等,亦称写本。2.2.2稿本指作者亲笔书写的自己著作的底本。分手稿本、清稿本和修改稿本。2.2.3抄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习惯上对元及元以后抄写的书本称为抄本。2.2.4影抄本也称影写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按照底本文字的行款格式、版框大小、文字内容,一一摹抄,其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