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

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

ID:1492885

大小:5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2

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_第1页
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_第2页
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_第3页
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_第4页
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类书与中国封建统治赵玉玲内容提要 类书作为中国古代特殊的文化典籍,有它产生的特殊背景,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中国封建统治与类书的产生、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类书自身的特点,促使统治者多通过修类书来达到政治目的。文章试从类书的编纂大都在帝王或皇室授意下编写的现象入手,分析封建帝王组织编写类书的原因,并探讨类书对中国封建统治的影响。关键词 类书 编撰 封建统治 文化专制类书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图书。它“是一种将文献或文献中的资料,按其内容分门别类,组织撮述;或者条分件析、原文照录或摘录的图书。”

2、(1)类书收录的资料内容,既有偏重某一门类的,也有综合各种知识的;其体裁有类事,类文,也有事文并举的;其编撰者有官方,有私人,也有书坊。而官修类书自三国曹魏《皇览》始,历一千多年而不衰,卷帙部头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成为类书的主流。究其原因,在于类书自身的特点:第一,类书可以无限扩大,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决定篇幅的大小。这也是官修类书动辄成百上千卷的原因。第二,修类书可以不考虑或少考虑观点问题,体例、编排也无严格限制。可根据需要,任意编排、分类,只要照抄或编撰原文,无须过多考虑观点问题,易借兴文之名掩盖政

3、治目的。第三,类书编撰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而定,时间太短达不到目的,太长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起效果。所以,修一部类书大多在数年之间,极少超过10年。由于有此特点,类书是统治者修撰最多的书之一,也是与政治联系最密切的书之一。(2)本文试从类书的编纂大都在帝王或皇室的授意下编写的现象入手,分析封建帝王组织编写类书的各种原因,并探讨类书对封建统治各个层面的影响。 1大型类书基本上都是皇帝或皇室授意编写自魏文帝曹丕编撰《皇览》始,历代都有不少统治者组织编写大型类书。以下分时期对有代表性的类书作一归纳介绍。1.1魏晋南北朝

4、时期的大型类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类书的起始阶段。《皇览》被公认为是中国类书的始祖。《皇览》是三国魏文帝曹丕命王象等所编。公元220年10月,曹丕逼汉献帝下“禅让”诏书,把帝位让给了他。也恰在这一年开始了《皇览》的编撰。《三国志·魏书·曹爽传》注引《魏略》:“恒范字元则……延康中,为羽林左监。以有文学,与王象等典集《皇览》。”(3)延康这一年实际上有三个年号。三月以前是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曹操逝世,二月丁卯日安葬后,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三月改年号为延康元年。十月,曹丕篡位称帝,国号魏,改年号为黄初

5、元年。《皇览》的编撰也就在三月至十月间。《皇览》书成,计千余卷。曹丕之后编撰的大型类书,有梁武帝萧衍组织编撰的《寿光书苑》二百卷、《华林遍略》六百二十卷,北齐后主高纬的《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1.2隋唐至宋时期的大型类书隋唐至宋时期是我国类书编撰的快速发展期。隋炀帝杨广,有《长洲玉镜》二百三十八卷,其书不传,无法知其崖略。唐高祖李渊,在建国后不久,就命文臣欧阳询等编撰《艺文类聚》,计一百卷。唐太宗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其兄、法定皇位继承人李建成,除掉其弟李元吉,逼其父李渊让出了皇位后不久,就命魏

6、征“采摭群书,剪截浮放”,编写大型图书《群书治要》,贞观五年书成,五十卷。此后又命高士廉领衔主修大型类书《文思博要》,贞观十五年书成,一千二百卷,目十二卷。武则天做皇帝后,自撰《玄览》一百卷,又命张昌宗等领修《三教珠英》,计一千卷。唐玄宗李隆基,命徐坚等修有《初学记》三十卷。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二年三月,“命翰林学士李昉等编类书一千卷,小说为五百卷。”(4)太平兴国七年,《太平御览》编成,又命原班人马编《文苑英华》,计一千卷。三部书前后花了近10年时间。宋真宗赵恒时有《册府元龟》一千卷。1.3明清时期的大型

7、类书明清时期是我国类书编撰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型类书,有《永乐大典》,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永乐大典》是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编撰的。明成祖不是法定皇位继承人,他打着“清君侧”之名,用四年时间打下南京,夺得其侄朱允炆的帝位。朱棣当上皇帝后,下诏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并于永乐元年七月,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编撰一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5)的大书。永年二年十一月书成,赐名《文献大成》。解缙办事速度可嘉,但书虽编成,朱棣并不

8、满意。遂命重修,并命“靖难”“定策起兵”、“论功以为第一”的姚广孝与解缙同修。从永乐二年开始,到永乐五年十一月成书,朱棣亲自为序,并改名《永乐大典》。清康熙帝玄烨、雍正帝胤禛时期编撰了《渊鉴类涵》四百五十卷,《子史英华》一百六十卷,《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等等。 2封建帝王组织编纂类书的原因大型类书的编撰离不开安定的社会环境、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文献资料积累、学识渊博的专门人才,以及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