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

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

ID:14993404

大小:4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1

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_第1页
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_第2页
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_第3页
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_第4页
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追寻“双赢”的课堂人生之二——“实施促进式教学,构建双赢课堂”的实践与探索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吕水庚“实施促进式教学,构建双赢课堂”是我主持的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是学校的主课题。一、我们的定位——“双赢课堂”的内涵(即“双赢课堂”是什么样的课堂)1.关于“双赢”“双赢”来自于英文:“win——win”的中文翻译。营销学认为,双赢是成双的,对于客户与企业来说,应是客户先赢企业后赢;对于员工与企业之间来说,应是员工先赢企业后赢。所谓的双赢就是大家都有好处,至少不会变得更坏。“双赢”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2、“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提出“双赢课堂”的概念,希望通过我们的课堂形成合作团队,师生互动,同进步共发展;生生互动,同欢笑共分享;师师互动,同反思共发展。在传统的课堂中,人们通常认为,收益的只会是学生,教师除了辛苦与奉献外剩下的就是慢慢的老去。在对教师的许多赞美中也是这样认为的: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实际上,没有教师的赢,就谈不上学生的赢。因为我们总认为,我辛辛苦苦讲给你听,你还不认真,甚至还捣蛋,我是好心没好报。你没有在课堂上获得成长的意识,就不会把课堂看成与学生交往的舞

3、台,就不会有期待与发现,更不会有碰撞与激动,有的只会是程式化的“完成任务”。留下的是呆板的、枯燥的课堂。2.“双赢课堂”的愿景(即研究目标)我们的研究目标是立足学生发展,坚持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变化和学习,探求具体、可操作的“双赢”教学策略,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式教学体系,以实现师、生多方面的“双赢”。形成我们的观点:双赢课堂是充满活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课堂,耐品耐嚼的课堂。双赢课堂师生共同享受,共同发展,共同愉悦,共同成长的过程双赢课堂应该是有效的、高效的课堂。双赢课堂是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4、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课堂。回答两个问题:一、双赢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当前的课堂应该做到:在快乐中教与学,尽量花时少,收获多,才是双赢课堂的表现。二、有赢就有输,输:耗时,低效,费力!赢:教师赢,学生赢!课堂内赢什么?课堂外赢什么?书本内赢什么?书本外赢什么?赢根本在于教师,教师要能研读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研读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研读学科规律科学构建教学流程,重新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潜力。赢在学生,学生就会有更多的自由的空间,拥有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双赢”课堂的核心是什么?学

5、生先赢,教师后赢。要做到让学生在课堂先赢,教师课前又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掌握课堂授课技艺,提高服务水平,使“客户”先赢的前提又是老师相对的先赢,这是一对矛盾与统一的共同体。4.双赢课堂模型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师生共赢。(需要商榷)导入环节——目标引学;新授环节——自主探究;拓展环节——合作分享;评价环节——师生共赢;目标引学:(1)可以使教学具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目标;(2)学生事先对学习内容具有知情权,而不至于由教师牵着走,学生仅仅是跟着老师转;(3)可以尽量使学生在课开始前处在同

6、一起跑线,因为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也就是打好有准备之仗;(4)课堂上给师生、生生的合作创设了条件。自主探究:以生为本,学生在体验与自主探究中学会知识,形成能力。老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司机——不要把自己当成司机,学生当成乘客;不要把学生当成司机,自己当着导航仪。合作分享:师生、生生在合作交流中分享成功与喜悦。人人都有长处,比如:你可以与刘翔赛足球。师生共赢:小结提升,认知结构得到扩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二、我们的实践——多彩“双赢课堂”1.从教案研究走向学案研究。我们从中学数学开始进行

7、“学案制”教学尝试,然后推广到中学理科,在推广到小学高年级理科,寻找到了一条课堂双赢的有效途径。2.从教法研究走向学法指导。我们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优化学科课程设置,开设学法指导课,把科学的学习过程、学习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去发展特长和个性。3.从双赢理念走向学科双赢。双赢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我们根据学科性质遵循学科规律,不断达成学科素养的提高,课堂双赢。(1)语文与生活“双赢”。语文与生活超级链接,与民族文化超级链接(例子)(2)数学与智慧“双赢”。

8、任何学科都需要智慧双赢,数学尤甚,因为数学被称之为思维的体操。(给出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教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以长方体的肥皂包装纸盒为活动的承载物,设计了肥皂盒“秘密”的实践活动。“你了解肥皂的包装盒吗?如果不了解,你能借助身边的工具,去发现你带来的肥皂包装盒有哪些秘密呢?看谁发现得多,可以同桌两人合作。”用直尺测量、用计算器计算,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将包装盒拆开,测量包装盒内的粘连部分;有的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