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

ID:15045362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_第1页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_第2页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_第3页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_第4页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快临颍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思考(临颍县建设局解鹏)一、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产业集聚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是积极顺应发展趋势,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争当“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区的有效举措;是实现临颍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始于2007年,位于河南省中原城市群产业带上,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京港快速客运铁路四条交通大动脉穿区而过,省道S329横贯东西,是

2、郑州、许昌、漯河中原城市群节点城市,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特别是郑州至许昌城际轻轨的修建,新郑机场许昌航站楼的建立,使临颍县30分钟即可到达新郑国际机场。西安、武汉、南京、合肥、济南、太原等周边省会城市,全部处在5小时车程之内,可以辐射周边3亿多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企业原材料运输、产品销售最适宜的集散地,是企业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区。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面积21.65平方公里,分别由-7-10.05平方公里的“工业区”、7.92平方公里的“行政文化居住区”、1.65平方公里的“仓储物流区”和2.03平方公里的“生态环保区”四个功能分区组成。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

3、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县里高起点制定了多规合一的集聚区发展规划,成了五横十三纵道路61公里,实现了区内供排水、强弱电、燃气、美化等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建区之始,临颍县里就明确提出“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的发展理念,倾全县之力,建设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依托食品产业优势聚项目,打造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区的发展定位。目前区内已进驻食品企业100余家,形成了以食品产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先后被确定为全省产业转移试点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示范产业集聚区、“十快”产业集聚区、中国食品名城(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截止去年底,区内已累计完成各类

4、投入80亿元,实现产值7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35000人。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做法临颍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休闲食品产业为主导,二是闽商扎堆投资,三是产城互动。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产业集聚区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县-7-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和隆起带。  一是产业集聚区致力招大引强,加快产业集聚。临颍县将打造食品和电子电器两个超百亿特色主导产业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硬目标,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通过创新招商方法、优化发展环境等有效手段,强化招商选资,致力招大引强,加快产业集聚、

5、加快项目建设。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临颍县坚持多策并举,运用银政合作、市场运作和政企合作等方式,畅通融资渠道,有力支持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梅苑、荷园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产业集聚区产业承载能力和县城人口承载能力。 三是创新运作方式,破解用地难题。注重土地运作,破解用地难题。抓住省国土资源厅把临颍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这个机遇,在上级国土部门的指导下,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严格落实村镇体系规划,扎实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用足用活省厅给我们下达的1500亩周转指标,切实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用地问题。三、加快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建议思考加

6、快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提升产业集聚区本身的内在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是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现实需要。但是,目前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7-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诸如整体规划较为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融资渠道窄、投资规模小、服务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等方面。如何加快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建议从以下角度思考、入手。(一)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发展。规划是龙头,是灵魂,决定着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方向和格局,也是促进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最基础的工作。实现产业集聚区的预期目的,精心设计、科学规划非常重要,规划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成效。产业集聚

7、区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规划思想要坚持“三结合”: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与能源、交通、水、电、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结合起来,做到功能互补,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科学规划。要科学合理布局食品、电子等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使集聚区既具备产业支撑以聚集财气,又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同时,要认真落实规划,确保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实施一个调,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要结合本地实际,继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